金昭玉粹全文在线阅读孟若昭,萧成玉小说全本无弹窗

《金昭玉粹》 小说介绍 金周止战,金朝皇帝暴毙,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私定终身名誉扫地的灵安公主孟若昭嫁到大周朝璟王萧成玉。   萧成玉嫌恶孟若昭私定终身,本以为放在别院做个摆设便好,可在见到孟若昭为爱勇敢时心生怜惜,甚至起了嫉妒之心。   逐渐孟若昭变成了京城里人人艳羡的璟王心头宠。   ...

点击阅读全文

《金昭玉粹》 小说介绍

金周止战,金朝皇帝暴毙,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私定终身名誉扫地的灵安公主孟若昭嫁到大周朝璟王萧成玉。   萧成玉嫌恶孟若昭私定终身,本以为放在别院做个摆设便好,可在见到孟若昭为爱勇敢时心生怜惜,甚至起了嫉妒之心。   逐渐孟若昭变成了京城里人人艳羡的璟王心头宠。   好景不长。   在一次宫宴时,淑妃发现自己的儿媳孟若昭竟然是多年前在金朝生下的女儿。   为了保全萧成玉的太子之位,淑妃便开始设计了一场场谋杀。   最终,孟若昭躲过劫难,和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团圆。。书中主要讲述了:金周止战,金朝皇帝暴毙,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私定终身名誉扫地的灵安公主孟若昭嫁到大周朝璟王萧成玉。   萧成玉嫌恶孟若昭私定终身,本以为放在别院做个摆设便好,可在见到孟若昭为爱勇敢时心生怜惜,甚至起……

《金昭玉粹》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金国边境,乌鸦啼鸣。

残存的狼烟,遍地的血迹,战争的痕迹还没有被完全清除。

迤逦数百米的和亲队伍披红挂彩,在这荒无人烟的边境线上十分刺眼。

孟若昭身穿大红色鸳鸯喜服端坐在轿辇里,手指撑住头上华贵的凤冠,满头珠玉压的她头痛欲裂。

她轻轻掀开轿帘,北风猛然间灌入鼻腔,倒让她的头痛缓解了不少。

目光落在轿外一身银甲的将军身上,余信,金国最年轻的将军,她前半生最爱的人,此时却是亲自送她去和亲的路上。

余信眉头微锁,盔甲下的薄唇因为长时间的赶路而有些发白。他坐在马上,一直跟随着她的轿辇,寸步不离。

“阿信……”

孟若昭欲言又止,面前的金玉流苏被风刮至两颊,露出一张精致含泪的脸。

余信蹙眉不语,目光盯着前方,好像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轿辇里的人,他银色的铠甲在阳光下散发出金属的寒光。

孟若昭将眼泪忍了回去,放下轿帘,重新沉溺在黑暗里。

当初那个花前月下,和她私定终身的余信,在家国天下面前,选择了舍弃儿女情长,顾全大局。

金周交战,金国一败再败,早已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各地藩王又蠢蠢欲动,暴乱不断。若金国再不止战求和,恐怕连偏安一隅的机会都没有了。

半年前,云阳帝一夜暴毙,她没能见到父皇的最后一面。新继位的叔父贲威帝临朝第一件事就是割让北部十三州,还答应送上公主和亲,求一朝安稳。

临行前,新帝赐她名号“灵安”,以告慰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

灵安灵安,英灵得以归安。为了金周两国的和平,她和余信不得不从此两地相隔,死生不复相见。

思及此,孟若昭喉痛如割,终于忍不住掉下眼泪。

似乎发觉到乘撵之人的异样,余信出口叫停了前行的队伍。

“公主……”余信跳下马,试探着朝轿子里轻唤了一声。

没有等到孟若昭的应答,余信神情突然紧张起来,他猛然掀开轿帘,见孟若昭依然端坐在轿撵内,轻叹了口气,语气温柔得道:“公主,再行半日就到周朝境内了,停下休息一会吧”,说着,朝孟若昭伸出手,要扶她下来。

孟若昭看着余信骨肉均匀的手指,犹豫片刻,这双手曾经那么熟悉,教她习剑,教她骑马,揽她入怀。

她轻轻搭上去,一瞬间,余信掌心的温度穿过她的身体,驱散了她周身的寒凉。

旷野的北风将轿辇上的铃铛吹的叮当作响。

两人相对而站,相隔不过几步,却似陌生人一般。

余信率先打破沉寂。“刚才,我以为你心痹症又犯了,所以才……莽撞了些”

孟若昭抿了抿丹唇,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即便是说了也是徒增忧伤而已,结局已定,余信不会带她远走高飞,而她也将成为别人的王妃。

孟若昭轻笑一下,随即转身,轻撩裙摆要上轿撵。

“昭儿……是我对不住你”。余信垂手而立,低着头,神情黯然,语气里都是怜惜和不舍。

这一路上,孟若昭多少次欲言又止他只能视而不见,他不是看不懂孟若昭眼里的期待,不是不知道孟若昭心中所想。

只是,她是背负皇命和亲的公主。让他背弃道义,背弃信仰,不顾余家满门的性命带着孟若昭浪迹天涯,他扪心自问,他做不到。

听到余信的话,孟若昭顿了下身子,回到轿撵里。

余信胸口倏然一阵抽痛,好似有针一点一点扎入胸口,他双拳紧握,指尖插入手掌,留下深深的淤痕。

片刻之后,轿外传来洪亮的声音,“出发”。

孟若昭缓缓闭上眼睛,她明白,这是余信最后的告别。

——————————

半日功夫,和亲队伍就进入到了周朝境内。

周朝的士兵早已等候在边境上,快速的交接之后,和亲的长队就由周朝将士带着朝周朝京城前进。

又走了约莫半个月,马车逐渐放慢了速度,外面也开始热闹起来。

孟若昭心里盘算着应该接近周朝的京城了,她忍不住掀开轿帘向外面看去,和亲队伍正穿过一处集市,街边都是小商贩摆卖的各种商品,人生鼎沸,繁华非常,百姓看见和亲的长队都自觉站到街道的两边,笑盈盈的相互议论着。

金周两朝交战,一直是周朝占据上风。周朝明帝继位以来勤俭著称,励精图治,一直注重发展水利,改善了北方水患,因此连年丰收,百姓也是安居乐业。

孟若昭在马车的摇摇晃晃中昏昏欲睡,到傍晚时,远远听到鼓乐齐鸣。

“公主,快到璟王府了”,轿撵外的婢女隔着帘子和孟若昭说。

菱溪,她的贴身侍婢。当年她在宫里受奴才欺负,余信就将菱溪送进宫里给她做婢女。菱溪的功夫是余信一手教出来的,在孟若昭眼里,菱溪的功夫是一等一的好。

马车越往前走,鼓乐之声越清晰,孟若昭的困意已然消散。

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一个尖细的男子声音在轿撵外道:“请金朝灵安公主下轿。”

孟若昭有些紧张,她略微整理了下衣裙,将头上红纱重新盖好,缓缓出了轿子。

王府的一个侍从提着琉璃风灯小跑过来,引着孟若昭进入王府。

天潢贵胄成婚,自然是宴请百官,喜气洋洋。

可自孟若昭下了轿撵,鼓乐之声便停了,王府内也是极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甚至安静到诡异。

孟若昭头上盖着红纱,有些看不清脚下的路,又做了那么久的马车,腰酸腿软,在这种气氛中一步步走的小心又谨慎。

领路的侍从带着孟若昭绕过两个院子,跨过三道门槛才到了璟王府的正殿。

正殿内,两盏二十八只落地鎏金凤羽灯烛将整个大典照的恍若白昼。

“殿下,典礼可以开始了”,孟若昭听到略有些沙哑的女声,想来定是府上的嬷嬷。

嬷嬷将一个红绸递给孟若昭,牵着孟若昭走到堂前,又将另一头给了璟王。

孟若昭从红纱下仅能看到对方也穿着大红喜服,边上用金丝线绣着金蟒异兽,彰显着穿着之人的高贵身份。

嬷嬷宣读着婚礼的流程。

周朝皇子成婚,按礼要拜宗庙父母。但孟若昭是和亲公主,省去了许多的繁杂的环节,不当奏乐,不当宴席,不当吟诵。

在嬷嬷的叨念中,孟若昭的困意席卷而来,就快要站不住了。

“快点!”萧成玉不耐烦的低吼道。

这声喝令让孟若昭猛的一惊,偏头看向身边发出喝令之人,可面上红纱遮着,她猛然想起现在正在拜堂,又端正的站好。

嬷嬷显然也是被这喝令吓到,匆忙应了一声“是”,就高嚷着将王妃送入洞房。

萧成玉好似解脱一般,将手中红绸随意的仍在地上,脱下喜服便走了。

有侍女上来扶着孟若昭朝后堂走,孟若昭听着萧成玉的脚步声是朝殿门走去,身后传来低低的讥诮声:“表哥,你就这么走了,岂不是毁了人家公主的春宵一刻。”

“有你什么事!去庆春楼。”即便他那位表弟出言不逊,萧成玉语气里也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孟若昭被侍女搀扶着穿过亭廊,又绕过府里七八条蜿蜒曲折的小道,走了许久才在一处偏僻的院落前停下。

侍女道:“王妃,这处是沚兰苑,殿下吩咐将此处作为您的寝殿。”

孟若昭进入院子里,一阵风袭来,院落里传来沙沙的竹叶声,孟若昭感到一丝寒凉。

侍女将孟若昭送到寝殿内,又放下殿内的重重帷幔,对孟若昭道:“王妃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定是累了,先行休息吧。”

孟若昭轻“嗯”了一声,便乖巧的坐在床榻上,软糯的棉被稍稍缓解了孟若昭的疲惫。

既然侍女特意交代,定是萧成玉的意思。

萧成玉今晚不来,孟若昭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她也不用顾及什么,顺手将眼前的红纱摘下,又取下带了一路的凤冠。

入目的艳红刺激着孟若昭敏感的神经,时刻提醒她,这是新婚之夜!

殿里的窗户留了一点小缝,帷幔被微风轻轻吹动,在烛光的映照下流露出微弱的金红色帷光,一室旖旎。

孟若昭闻到一股清甜的香味,心绪顿时沉静下来。

回想起萧成玉临走前说得庆春楼。孟若昭不由得眉头微蹙:他要去那种地方?

虽然她知道作为和亲公主,萧成玉是不会在乎她的。更何况,周朝明帝嫌弃她与人私定婚约不愿意纳入后宫才赐给尚未成婚的萧成玉的王妃。

即便萧成玉对她再不满,可名义上还是她的夫君,若是他整日流连那种地方,她这个王妃岂不是在下人面前也抬不起头。

她好歹是金朝公主,被萧成玉这样当众羞辱,挑明了是对金国的无视。

孟若昭嘟囔着嘴,心里已经对萧成玉有了定义:既嫖又赌,傲慢无礼的周朝天潢贵胄。

鎏金香炉飘出的淡淡清香哄的孟若昭身体软软绵绵的,拉过一旁的锦被,倒头沉沉睡去。

小说《金昭玉粹》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