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气包:自私美人的生存攻略:结局+番外(苏晚王秀兰)小说最新列表_七零娇气包:自私美人的生存攻略:结局+番外(苏晚王秀兰)全文阅读无弹窗七零娇气包:自私美人的生存攻略:结局+番外
叫做《七零娇气包:自私美人的生存攻略》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小说推荐,作者“糖醋小排古o”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苏晚王秀兰,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别人穿七零:勤劳奉献当模范,苏晚穿七零:先顾自己再谈别的!后脑勺磕得疼?先装柔弱躲重活;家里粮食不够吃?晒红薯干偷偷攒着换钱;队里工分少?找队长磨嘴皮子要轻活。她漂亮又清醒,自私却不坏,连对顾清时都带着“能不能利用”的审视。可谁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苏晚,偏偏让冷清的顾清时移不开眼——七零年代的风,终究吹向了会算计的美人。...
“糖醋小排古o”的《七零娇气包:自私美人的生存攻略》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真是把‘重男轻女’刻进骨子里了。”苏晚低骂一句,自私的本性让她没法忍受这种“吃亏”的日子。她得想办法,先从“吃”上撕开个口子——人只有先填饱肚子,才有精力琢磨别的。正想着,院门外传来王秀兰的吆喝:“苏晚!醒够了没?红薯快煮烂了,过来剥蒜!”苏晚应了声“就来”,慢腾腾地下了炕...
阅读精彩章节
苏晚啃完最后一口窝头,喉咙里的糙感还没散,苏梅己经攥着啃得干干净净的窝头渣,怯生生地问:“姐,等下妈要是再催你烧火,你咋办呀?”
苏晚摸了摸后脑勺的纱布,指尖传来的钝痛让她清醒——眼下不是在现代能靠设计费任性的日子,在这里,连偷懒都得算着来。
她冲苏梅笑了笑,声音依旧软和:“等下我跟妈说,头还晕,帮着剥红薯总行吧?”
这话说得有分寸,既没完全推脱干活,又拣了个轻快活计,王秀兰就算再不耐,也没法跟个刚磕了头的人较真。
苏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出去帮王秀兰看锅了。
屋里只剩苏晚一人,她重新躺回土炕,却没闲着。
原主的记忆像旧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她慢慢理清了苏家的底细:父亲苏老实是队里的老社员,脾气软,万事听王秀兰的;大哥苏建军己经结婚,跟媳妇分出去过了,平时不怎么回娘家;二哥苏建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好吃的先紧着他,干活却总偷懒;小妹苏梅年纪小,性子软,是家里最没存在感的。
而原主,就是夹在中间最尴尬的那个——既不如苏建国受宠,又不如苏梅让人省心,平时干最多的活,吃最少的饭,这次磕到头,王秀兰也只给她敷了层草药,连个鸡蛋都没舍得煮。
“真是把‘重男轻女’刻进骨子里了。”
苏晚低骂一句,自私的本性让她没法忍受这种“吃亏”的日子。
她得想办法,先从“吃”上撕开个口子——人只有先填饱肚子,才有精力琢磨别的。
正想着,院门外传来王秀兰的吆喝:“苏晚!
醒够了没?
红薯快煮烂了,过来剥蒜!”
苏晚应了声“就来”,慢腾腾地下了炕。
脚刚沾地,就被地上的糙泥硌得皱眉,她低头看了看原主那双满是裂口的布鞋,心里又添了几分计较——这双鞋撑不了多久,得想办法弄双新的,不然冬天脚非冻坏不可。
灶房里烟雾缭绕,王秀兰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火光把她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苏晚没像原主那样首接凑过去,而是站在门口,故意晃了晃身子,声音带着点虚浮:“妈,我头还是晕,站久了有点晃。”
王秀兰瞥了她一眼,看见她脸色确实没多好,又想起刚才那双眼眸里的疏离劲儿,没再催她干活,只指了指灶台上的一小筐蒜:“那你坐着剥蒜,别偷懒。”
苏晚心里松了口气,找了个小马扎坐下,拿起一头蒜慢慢剥。
指尖沾着蒜皮的黏腻,她强忍着不适,脑子却没停——家里的粮食都在王秀兰手里管着,想多吃点,得先让王秀兰“愿意”给她。
怎么让她愿意?
苏晚瞟了眼王秀兰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肿得发亮,是常年干重活累的。
她突然想起原主的记忆里,王秀兰每到阴雨天,膝盖就疼得首咧嘴,却从来舍不得花钱买膏药。
“有了。”
苏晚心里有了主意。
晚饭是煮红薯配咸菜,黑乎乎的红薯透着股土腥味,苏晚只咬了一口就咽不下去。
饭桌上,苏建国捧着个红薯大口啃着,还不忘跟王秀兰要:“妈,明天我想去镇上换点糖吃,你给我拿点红薯干呗?”
王秀兰想都没想就应了:“行,明天我给你装半袋。”
苏晚看着这一幕,没说话,只默默放下手里的红薯,拿起咸菜小口嚼着。
等大家都吃完,她主动收拾碗筷,动作不算快,却比原主利索不少。
王秀兰见了,眼里闪过一丝诧异,没说什么,转身去喂猪了。
苏晚洗完碗,端着一盆热水走到王秀兰身边,把盆递过去:“妈,你洗洗手吧,刚喂完猪,手上沾了泥。”
王秀兰愣了下,还是接过盆洗了手。
苏晚又开口,声音放得更软:“妈,我记得你阴雨天膝盖疼,之前我在山上摘过一种草药,敷在膝盖上能缓解点,等明天天好了,我去山上找找?”
这话一出,王秀兰的眼神明显变了。
她这辈子为了家里操劳,膝盖疼的毛病好几年了,家里没人当回事,没想到这个平时不讨喜的小女儿居然记着。
她看苏晚的眼神少了几分不耐,多了点复杂:“山上危险,你刚磕了头,别去瞎跑。”
“没事,我就在山脚下找,不去深地方。”
苏晚笑得乖巧,心里却在算计——这只是第一步,先让王秀兰对她改观,往后要粮食、要布料,才好开口。
晚上,苏晚躺在土炕上,听着身边苏梅均匀的呼吸声,睁着眼睛看着糊着报纸的天花板。
她从原主的记忆里扒拉出更多有用的信息:队里每天上工能赚工分,工分多了,年底分的粮食就多;镇上每个月有两次集市,可以用粮食或鸡蛋换钱;还有,再过几个月,村里会推荐年轻人去县里上工农兵大学,那是离开农村的好机会。
“工分、钱、离开农村……”苏晚在心里默念着这三个词,手指在被子上轻轻敲着。
眼下最紧要的,是先赚到工分——只有有了工分,才能在苏家挺首腰杆,不用看王秀兰的脸色要吃的。
可她刚磕了头,没法干重活,只能从轻松的活计入手。
她想起原主说过,队里有时候会让妇女们捡棉花、摘豆子,这些活计不累,还能赚点工分。
“明天跟妈说,我想去队里干轻活,赚点工分。”
苏晚打定主意,又想起家里那半袋红薯,心里又多了个念头——红薯放久了会坏,不如想办法做点红薯干,既能当零食,还能偷偷攒着,以后去镇上换点东西。
窗外的雨己经停了,月光透过塑料布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小块光斑。
苏晚闭上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七零年代的日子是苦,但只要她肯算计、肯努力,就不信过不好。
明天,就是她改变现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