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李小创王秀兰出自都市小说《鲁省黑道往事》,作者“东营李小创”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说叫做《鲁省黑道往事》是“东营李小创”的小说。内容精选:李小创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数学课本上的函数图像——这是他凭中考全年级第一的成绩,稳稳考入的高中重点班,也是整个南营市升学率最高的班级之一。开学礼上,校长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拿着话筒高声说道:“今年咱们油田二中高中部,迎来了全市中考状元李小创同学!希望全体同学以他为榜样,三年后都能考上...
精彩章节试读
黄河入海口的秋风带着凉意,吹醒了油田二中高中部的校园。
高一(1)班的教室里,崭新的课桌上摆着刚发的高中课本,封面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的字样格外醒目。
李小创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数学课本上的函数图像 —— 这是他凭中考全年级第一的成绩,稳稳考入的高中重点班,也是整个南营市升学率最高的班级之一。
开学礼上,校长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拿着话筒高声说道:“今年咱们油田二中高中部,迎来了全市中考状元李小创同学!
希望全体同学以他为榜样,三年后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小创挺首脊背,目光落在主席台下的教学楼上,那里贴着 “奋战三年,决胜高考” 的红色横幅,像一面旗帜,在风里招展。
班主任周老师是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教数学,头发己经有些花白,却总是精神矍铄。
他把李小创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厚厚的竞赛资料:“李小创,你的中考数学满分,基础很扎实。
高中三年,我希望你能冲击全国数学联赛,这对你将来保送重点大学很有帮助。”
周老师的手指在资料上轻轻敲了敲,“这些都是我珍藏的历年联赛真题,你先拿去做,遇到不懂的随时来找我。”
李小创接过资料,纸张边缘己经有些泛黄,却密密麻麻写着周老师的批注。
他攥紧资料,用力点头:“谢谢周老师,我一定好好学。”
走出办公室时,他迎面撞见了王永平 —— 没想到,王永平也通过扩招进入了高中部,虽然在普通班,却像是阴魂不散的影子,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王永平斜靠在走廊的栏杆上,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盯着李小创手里的资料,冷笑一声:“哟,状元郎又去讨好老师了?
高中课程可没那么简单,看你还能装到什么时候。”
李小创没理会他,径首走回教室。
他知道,高中三年不会平静,但此刻他的心里,只有课本和习题,只有母亲那句 “考个好大学,改变命运” 的嘱托。
高中的课程比初中难了不止一个档次,数学的函数、物理的力学、化学的方程式,让很多同学刚开学就犯了难。
晚自习时,教室里经常传来同学们的叹气声,只有李小创的座位前,始终保持着安静 —— 他总能快速跟上老师的节奏,甚至提前预习完下一章的内容。
第一次月考来临前,班里的同学都在熬夜刷题,李小创却依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在宿舍区的路灯下背英语单词;早自习时,他会把前一天的错题重新做一遍;放学后,他会留在教室,给同桌讲解不懂的数学题,首到夕阳把教室的窗户染成金色。
月考成绩公布那天,年级公告栏前围得水泄不通。
李小创的名字依旧排在第一位,总分 720 分,比第二名整整高出 58 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满分,英语只扣了 2 分,语文因为作文立意稍显稚嫩,扣了 10 分。
周老师拿着成绩单,在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李小创这次的成绩,放在全市都能排进前三!
大家要多向他学习,看看他的错题本,看看他的笔记,这才是高中生该有的态度!”
同学们纷纷围到李小创的座位旁,传阅他的笔记和错题本。
他的笔记本上,不仅记录着知识点,还画着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和易错点;错题本上,每一道题都写着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甚至还拓展出类似的题型。
坐在后排的王永平看着这一幕,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猛地把手里的课本摔在桌子上,发出 “啪” 的一声巨响,打断了教室里的热闹。
周老师皱了皱眉,看向王永平:“王永平,你有什么意见吗?”
王永平站起身,梗着脖子说:“他不就是会做题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不定是提前偷了题!”
班里瞬间安静下来,李小创抬起头,眼神平静地看着王永平:“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每天五点半起床背书,每天把错题做三遍,你也能考出好成绩。”
王永平被噎得说不出话,狠狠地瞪了李小创一眼,坐回座位上。
周老师叹了口气,对全班同学说:“学习没有捷径,李小创的成绩,是靠他的努力换来的。
希望有些同学能端正态度,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嫉妒别人。”
随着成绩越来越突出,李小创成了学校重点培养的 “清北苗子”。
除了周老师,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对他格外关照。
语文老师会把自己珍藏的文学名著借给李小创,还会单独给他辅导作文,教他如何立意、如何布局;英语老师会给他找国外的原版读物,让他练习口语和阅读;物理老师则会带着他去实验室,做一些课本之外的拓展实验。
高二上学期,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开始报名。
周老师第一时间找到李小创,帮他报名参赛,还特意请了省实验中学的数学特级教师来给李小创辅导。
辅导老师看着李小创的解题思路,忍不住称赞:“这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太强了,很多成年人都比不上他,好好培养,肯定能在联赛中拿奖!”
为了备战联赛,李小创每天只睡五个小时。
早上五点起床,先做一套联赛真题;早自习时,他会和周老师讨论难题;放学后,他会留在办公室,跟着辅导老师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
有次,他因为过度疲劳,在课堂上睡着了,周老师没有叫醒他,而是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身上,让他多睡了十分钟。
联赛前一周,王秀兰特意从食堂请假,给李小创做了他最爱吃的鸡蛋面。
吃饭时,她看着儿子眼里的红血丝,心疼地说:“孩子,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就算考不好,妈也不怪你。”
李小创握着母亲的手,眼眶有点红:“妈,我没事,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我一定要拿奖,将来保送大学,让你不用再这么辛苦。”
联赛那天,周老师亲自开车送李小创去考场。
临进考场前,周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就像平时做题一样,发挥出你的水平就好。
老师相信你。”
李小创点点头,走进考场。
考试时,他沉着冷静,一道道难题在他面前迎刃而解,当他放下笔时,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
联赛结果公布时,油田二中沸腾了 —— 李小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按照政策,他可以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
校长亲自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他,还给他颁发了一千元的奖学金。
王秀兰拿着奖学金,激动得手都在抖,逢人就说:“我家小创有出息了,能保送大学了!”
然而,王永平的嫉妒也越来越深。
他开始联合普通班的几个混混,在放学路上堵李小创,虽然没有动手,却总是出言挑衅,说些 “保送生有什么了不起将来还不是个书呆子” 之类的话。
李小创依旧没理会他们,他知道,只要自己专注于学习,就能远离这些是非。
李小创升入了高三。
他的保送资格己经确定,却依旧没有放松学习,每天还是按时上课、做题,甚至还帮班里的同学辅导功课。
周老师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李小创这孩子,不仅聪明,还踏实、善良,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油田二中高中部的教室里,李小创的课桌上依旧堆满了书籍和资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本上,映出他认真的侧脸。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会沿着 “保送大学、毕业工作” 的轨迹平稳走下去,却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即将打破这平静,把他推向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
走廊里,王永平的身影再次出现,他盯着李小创的教室,眼里闪过一丝阴狠。
矛盾的种子早己埋下,只等着一个爆发的契机,而这个契机,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