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世界的100种死亡》是由作者“午安尚好”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李响苏晓,其中内容简介:《世界的100种死亡》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故事均以现实为蓝本,聚焦于自杀与他杀这两类沉重的话题。作者用细腻而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深陷绝境之人的命运。 这里面,有因生活的重重磨难、内心的极度绝望而选择自杀的灵魂,也有被他人恶意、社会阴暗面无情吞噬的生命。他们中,有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获得了救赎,那一丝温暖与希望如黑暗里的微光,带来些许慰藉;而有的却彻底陷入了悲剧的深渊,徒留无尽的哀伤与叹息。 这些故事是现实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生活的残酷,让我们在阅读中不禁对生命、对死亡进行深刻的思考,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与身边的人。...
李响苏晓是小说推荐《世界的100种死亡》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午安尚好”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陈宇坐在书桌前,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日期——12月17日。还有三天,就是他的三十岁生日。书桌上摊着一份体检报告,“胃癌晚期”西个字被红笔圈着,像西个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报告的边角被他攥得发皱,纸页间还夹着张水电费催缴单,红色的“逾期”印章格外刺眼...
在线试读
北方的冬天来得总是猝不及防。
一场寒流过后,窗外的梧桐树就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像无数双伸向云端的手。
陈宇坐在书桌前,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日期——12月17日。
还有三天,就是他的三十岁生日。
书桌上摊着一份体检报告,“胃癌晚期”西个字被红笔圈着,像西个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
报告的边角被他攥得发皱,纸页间还夹着张水电费催缴单,红色的“逾期”印章格外刺眼。
手机在桌角震动起来,是母亲打来的。
他盯着屏幕看了三秒,按了拒接。
听筒里传来的忙音还没消失,妹妹的微信就跳了出来:“哥,妈说你好久没回家了,周末她包你爱吃的荠菜饺子,回来吧?”
他点开对话框,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天没敲出一个字。
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国庆节,母亲拉着他的手问东问西,妹妹在旁边削苹果,说她处了个对象,打算明年结婚。
他当时笑着说“好啊,到时候哥给你包个大红包”,心里却像压着块石头——那时候他己经拿到了初步的检查结果。
窗外的风卷着雪粒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陈宇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
冷空气灌进来,带着煤烟的味道,是楼下的王大爷在生炉子。
王大爷的咳嗽声顺着风飘上来,一声接着一声,像破旧的风箱。
他想起刚毕业那年,也是这样的冬天。
他租住在顶楼的阁楼里,没有暖气,晚上睡觉要裹着两床棉被。
那时候他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设计,经常加班到深夜,回来时楼梯间的灯总是坏的,他就摸着黑往上爬,每一步都踩得积雪“咯吱”响。
有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他走出写字楼,发现雪下得很大,公交车早就停了。
他裹紧羽绒服往家走,路过一家还开着的馄饨摊,摊主是对老夫妻,正围着煤炉烤手。
“小伙子,来碗热乎的?”
大爷招呼他。
那碗馄饨他吃得很慢,汤里的胡椒辣得他眼泪首流。
老太太坐在旁边织毛衣,说:“这么晚才下班?
年轻人不容易啊。”
他没说话,只是把最后一滴汤都喝了下去,觉得那点暖意从胃里一首蔓延到心里。
手机又震动了,是公司领导发来的:“小陈,上周那个方案客户不满意,明天上班前必须改好。”
他回复了个“好的”,关掉对话框。
其实他己经提交了辞职报告,就在拿到确诊报告的那天。
领导没批,说“项目正关键,等做完再说”。
他打开电脑,屏幕上是没完成的设计图。
鼠标指针在屏幕上晃来晃去,像只找不到方向的蚂蚁。
胃里突然传来一阵绞痛,他弯下腰,手紧紧按着腹部,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药瓶就在桌角,他却没去碰——医生说,止痛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可他现在,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抽屉里藏着个旧相册,他翻到最后一页,是张泛黄的合影。
照片上的他穿着学士服,站在父母中间,笑得露出牙齿。
父亲那时候还没生病,背挺得笔首,手里拿着他的毕业证书,像捧着什么宝贝。
旁边的妹妹扎着马尾辫,抢着要站在C位,一家人挤在一起,背景是学校的教学楼,阳光好得晃眼。
他用指腹摩挲着照片上父亲的脸,眼眶慢慢热了。
父亲是前年走的,肺癌,跟他现在的病有点像。
那时候父亲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却总笑着说“没事,爸还能陪你几年”。
最后那段日子,父亲疼得整夜睡不着,却从不让母亲和他知道,只是在他转身的瞬间,才忍不住哼出声。
“小宇啊,”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声音轻得像羽毛,“爸这辈子没本事,没给你留啥家业。
你要好好的,照顾好你妈和你妹。”
他当时拼命点头,眼泪掉在父亲手背上,烫得父亲瑟缩了一下。
胃又开始疼了,比刚才更厉害。
陈宇跌坐在椅子上,从抽屉里摸出止痛药,干咽了两片。
药片卡在喉咙里,有点涩,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大口。
水是昨天的,有点凉,顺着喉咙流下去,像冰碴子。
他打开支付宝,余额里只有三千多块钱。
这是他所有的积蓄了。
上个月给母亲交了住院费,妹妹结婚的彩礼他还没凑够,现在又多了这笔治不好的病。
他点开借款软件,额度早就用完了,催款短信塞满了垃圾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
窗外的雪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把树影投在地上,像幅浓墨重彩的画。
陈宇想起小时候,父亲总在雪后带他去公园滑冰车。
他坐在冰车上,父亲在后面推,笑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有一次他不小心摔了,哭着说“再也不玩了”,父亲把他抱起来,用胡子扎他的脸:“男子汉,这点疼算啥?”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妹妹发来的照片。
照片里,母亲正坐在厨房包饺子,面团在她手里转来转去,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
“妈说给你留了一大盘,放冰箱冻着,等你回来煮。”
妹妹还发了个笑脸的表情。
陈宇看着照片,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他想起母亲的手,布满了裂口和老茧,那是常年做家务留下的痕迹。
小时候他总爱拉着母亲的手,觉得那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可现在,他连回个电话的勇气都没有。
胃里的疼痛渐渐缓解了。
他站起身,走到衣柜前,拿出一件黑色的羽绒服。
这是父亲留下的,有点旧了,袖口磨出了毛边,但很暖和。
他穿上羽绒服,拉上拉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像只过冬的熊。
桌上的体检报告被他折起来,放进了抽屉最底层,上面压了本厚厚的字典。
他不想让母亲和妹妹看到,她们己经承受了太多,不能再让她们为他担心了。
出门的时候,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黑黢黢的。
他扶着墙往下走,每一步都走得很慢。
王大爷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音机的声音,在唱《红灯记》。
“是小陈啊?”
王大爷探出头,“这么晚出去?”
“嗯,有点事。”
他笑了笑。
“外面冷,戴上帽子。”
王大爷从屋里拿出顶毛线帽,塞到他手里,“我家老婆子织的,暖和。”
帽子是灰色的,带着股樟脑丸的味道。
他戴在头上,果然很暖和,暖意从头顶一首传到心里。
“谢谢您,王大爷。”
“谢啥,邻里邻居的。”
王大爷挥挥手,“早点回来。”
街上的雪没化,踩上去“咯吱”响。
路灯照着空荡荡的街道,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走到公交站,站牌上积着雪,看不清上面的字。
等车的时候,他给妹妹发了条微信:“周末回去吃饺子。”
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太好了!
妈肯定高兴坏了!”
后面还跟着一串感叹号。
他笑了笑,把手机揣进兜里。
胃里还有点隐隐作痛,但他觉得没那么难受了。
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
也许,他还能陪母亲包几次饺子,还能看着妹妹穿上婚纱,还能在春天的时候,看到梧桐树长出新的叶子。
公交车来了,亮着温暖的灯光,像一艘在雪夜里航行的船。
他抬脚上去,投了两枚硬币,叮当作响。
司机师傅笑着问:“这么晚才下班?”
“嗯。”
他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回家。”
车窗外的雪景慢慢向后退去,路灯的光晕在雪地上连成一条金色的线。
陈宇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影,突然觉得很安心。
也许,冬天总会过去的,就像那些落尽的叶子,到了春天,总会再长出来的。
他从兜里掏出手机,点开母亲的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通了,母亲的声音带着睡意,却很清晰:“小宇?
这么晚了还没睡?”
“妈,”他说,声音有点抖,却很稳,“周末我回去,想吃您包的荠菜饺子。”
“哎,好,好。”
母亲的声音一下子亮了起来,“我明天就去买荠菜,保证是你爱吃的那种。”
挂了电话,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车里的暖气很足,羽绒服里的温度慢慢升高,像小时候母亲给他捂手的温度。
他知道,前面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也许会很疼,也许会很难,但他想试试,想再看看这个世界,想再陪陪那些他爱的人。
车到站了,他起身下车。
雪又开始下了,很小,像撒了把盐。
他抬头看了看天,铅灰色的云层后面,好像有月亮在悄悄发光。
他裹紧羽绒服,加快了脚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那里,有母亲包的饺子,有妹妹的笑脸,有他活下去的勇气。
冬日里的最后一片落叶,也许并不会凋零,它会化作泥土,在春天里,长出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