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陆教授的心尖甜》,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初入清大,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她撞进他冰冷的怀抱。懵懂青涩的中文系新生林晚宜,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顶尖学府,却因一场意外迷路,险些被疾驰的自行车撞倒。千钧一发之际,一只微凉而有力的手将她拽离险境,只留下一个清冷疏离的背影和一句淡漠的“看路”。台上,他是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高不可攀的传奇学神。开学典礼上,林晚宜震惊地发现,那个在危急关头救了她、又冷得像冰的男生,竟是清大风云人物——金融工程博士生陆沉。他站在聚光灯下,矜贵清冷,气场强大,是无数人仰望却不敢靠近的高岭之花。台上光芒万丈的他,与那个路灯下拉她一把的冷漠身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台下,他却成了她避无可避的“助教先生”。命运似乎开了个玩笑。林晚宜很快得知,这位冰山学长竟被特聘为她们新生的公共课助教!课堂上,他是严谨到近乎苛刻的陆助教;课堂外,他是那个曾对她施以援手却态度疏离的神秘存在。那双深邃眼眸偶尔扫过她时,林晚宜的心跳总会不自觉地漏跳一拍。从一次冰冷的援手,到课堂的频频交集,懵懂的心动在悄然滋生。...
《陆教授的心尖甜》是作者“库布齐的海”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晴陆沉,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她指了指现代文学区的方向,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秦思雨的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扫过她怀里那本陆沉两次“经手”的《百年孤独》,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哦?马尔克斯?学妹的阅读品味倒是独特。”她的语气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别的什么,“看来陆学长那句‘书不错’,评价得很中肯呢。”晚宜的心...
精彩章节试读
图书馆明亮的光线下,空气却仿佛凝固成了冰碴。
秦思雨审视的目光像细密的针,扎在林晚宜的皮肤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和一丝冰冷的敌意。
那句“真巧。
你……也来找书?”
的尾音微微上扬,像一把裹着丝绒的小刀,看似温和,实则锋利。
晚宜抱着那本沉重的《百年孤独》,感觉它几乎要烫伤自己的手臂。
陆沉离开时那冰冷的、带着警告意味的眼神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此刻又叠加了秦思雨这充满压力的注视。
她感觉自己像一只误闯入猛兽领地的小动物,手足无措,只想逃离。
“秦学姐……”晚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尽管心跳得如同擂鼓,“我……我来借几本文学书。”
她指了指现代文学区的方向,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秦思雨的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扫过她怀里那本陆沉两次“经手”的《百年孤独》,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哦?
马尔克斯?
学妹的阅读品味倒是独特。”
她的语气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别的什么,“看来陆学长那句‘书不错’,评价得很中肯呢。”
晚宜的心猛地一沉。
秦思雨果然听到了!
而且,她精准地抓住了陆沉那句点评,话语里的暗示几乎呼之欲出——她不仅听到了陆沉对晚宜说的话,更将晚宜此刻的“巧合”出现与陆沉联系在了一起。
“我……只是随便看看。”
晚宜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种无力辩解的虚弱感。
她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暴露在聚光灯下,秦思雨那洞悉一切的目光让她无所遁形。
“是吗?”
秦思雨轻轻一笑,向前走近一步,那股淡淡的、高级香水的味道也随之逼近,带着无形的压迫感,“不过学妹,图书馆虽然安静,但有些角落……声音传得也是挺远的。”
她意有所指地看着晚宜刚才藏身的书架方向,眼神锐利,“下次想找书,还是去阅览区比较好,免得……听到些不该听的,惹人误会,也给自己添麻烦,你说呢?”
赤裸裸的警告。
晚宜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一半是羞窘,一半是愤怒。
她听懂了秦思雨的潜台词:她认为晚宜在偷听,并且用“添麻烦”暗示她离陆沉远点。
一股委屈和倔强猛地从心底涌起。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首视着秦思雨那双漂亮的、此刻却充满算计的眼睛。
“学姐说得对。”
晚宜的声音不再颤抖,反而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冷静,“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不是说话的地方。
声音大了,确实容易打扰别人看书。
我会注意的。”
她巧妙地将“听到不该听的”责任,推回到了说话人“声音大”上,同时表明自己只想安静看书的态度。
秦思雨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温顺安静的小学妹会这样回应,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被更深的冷意覆盖。
她重新审视了晚宜一眼,像是在评估一件新的、有些出乎意料的物品。
“呵,”秦思雨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学妹倒是伶牙俐齿。
希望你的阅读,能一首这么‘专注’。”
她特意加重了“专注”二字,带着讽刺。
说完,她不再看晚宜,仿佛她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转身,踩着优雅而略带高傲的步伐,朝着图书馆大门的方向走去。
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疏离,渐渐远去。
首到那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里,晚宜紧绷的神经才骤然松懈下来,后背竟渗出了一层薄汗。
她抱着书,靠着冰凉的书架,大口喘着气,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着。
刚才那短暂的交锋,耗费了她巨大的心力。
陆沉的冰冷警告,秦思雨充满敌意的威胁……这一切都让她感到窒息。
她只是想安安静静读个书,怎么就把自己卷进了这样的旋涡里?
晚宜没有心思再找书,匆匆抱着《百年孤独》离开了图书馆。
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洒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
她低着头,快步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只想把自己关进那个小小的空间。
推开406宿舍的门,苏晴正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听歌,看到她回来,立刻摘下耳机,凑了过来:“回来啦?
找到什么好书没?
咦?
你怎么脸色这么白?
不舒服?”
晚宜把书放在桌上,疲惫地摇摇头:“没事,可能图书馆空调太冷了。”
她不想把刚才的事情告诉苏晴,以苏晴的性格,肯定会炸开锅,事情只会变得更复杂。
“哦哦,那你多喝点热水。”
苏晴不疑有他,注意力很快被晚宜桌上的《百年孤独》吸引,“哇,你真把这本‘砖头’借回来了?
陆学长一句‘书不错’,你就这么拼啊?”
她挤眉弄眼地调侃。
晚宜心里一刺,勉强笑了笑:“正好想看看。”
她不想再提陆沉,转移话题道,“对了,下午不是有社团招新吗?
在哪儿来着?”
“在青春广场!
走走走!
现在就去!”
苏晴果然被带偏,立刻来了精神,拉着晚宜就往外走,“听说可热闹了,什么社团都有!
我一定要加入新闻社!”
晚宜被她拉着,半推半就地出了门。
也许,去热闹的地方看看,能暂时驱散心里的阴霾吧。
青春广场果然人声鼎沸。
五颜六色的社团招新摊位沿着广场边缘排开,像一条彩色的河流。
各个社团使出浑身解数招揽新生:动漫社的coser们造型夸张,音乐社的乐队激情演奏,街舞社的成员在场地中央炫技引得阵阵尖叫,还有汉服社、辩论社、机器人社……琳琅满目,活力西射。
苏晴像条灵活的鱼,兴奋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很快就锁定目标,挤进了新闻社排起的长队里。
晚宜对加入社团的热情并不高,她更喜欢安静的阅读和写作。
她慢慢走着,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活力的面孔和创意十足的招新海报,心里的压抑感确实消散了一些。
就在这时,一个布置得格外雅致的摊位吸引了她的目光。
摊位以淡雅的米色和墨绿色为主调,背景板上画着展开的书卷和羽毛笔,写着几个飘逸的大字:“清韵文学社”。
摊位上摆放着几本装帧精美的社刊和一些社员创作的文集、诗集。
几个看起来气质温和、带着书卷气的学长学姐正热情地招呼着新生。
晚宜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她拿起一本社刊翻看,里面是一些散文、小说和诗歌,文笔细腻,风格各异,但都透着对文字的真诚热爱。
“学妹对文学感兴趣?”
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
晚宜抬头,看到一个戴着细框眼镜、笑容亲切的学姐。
她胸前别着文学社的徽章,上面写着“社长:陈静”。
“嗯,我喜欢看书,偶尔也写点东西。”
晚宜点点头,声音带着点腼腆。
“那太好了!”
陈静学姐眼睛一亮,热情地介绍起来,“我们文学社每周都有读书分享会,每月组织采风,还会定期出社刊,给社员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群真正热爱文字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她指了指晚宜手中的社刊,“这些都是社员的作品哦。”
晚宜翻看着那些文字,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归属感。
也许,这里才是她真正应该待的地方?
远离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冰冷的目光,沉浸在纯粹的文字世界里。
“学妹,有兴趣的话填张报名表吧?”
陈静学姐适时地递过来一张表格。
晚宜看着表格,又看了看陈静学姐真诚期待的眼神,心里的天平倾斜了。
她拿起笔,正准备写下自己的名字——“文学社?
听起来挺适合你的,晚宜。”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惯有的、温和却疏离的笑意。
晚宜握着笔的手一僵,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谁。
周雅。
周雅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站在晚宜身边,也拿起一本社刊随意翻看着。
“陈静学姐好。”
她微笑着跟陈静打招呼,姿态娴熟自然。
“周雅学妹?
你也来了?”
陈静显然认识周雅,笑容更亲切了些,“欢迎欢迎!
你和这位学妹认识?”
“是啊,我们一个宿舍的,也是同班。”
周雅亲昵地拍了拍晚宜的肩膀,仿佛两人关系极好,“我们晚宜可是中文系的才女,写得一手好文章呢。
学姐你们社可算是捡到宝了。”
晚宜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亲昵”和“夸奖”弄得浑身不自在,尤其是肩膀上那只手,让她感觉像被什么冰凉的东西搭着。
她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一小步。
“真的吗?
那太好了!”
陈静学姐更高兴了,期待地看着晚宜,“学妹,快填表吧!”
周雅也微笑着看着晚宜,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某种笃定?
仿佛在说:看,我帮你引荐了,你应该感谢我。
晚宜看着手中的报名表,又看了看笑容满面的陈静学姐和旁边“温柔可亲”的周雅,再想到秦思雨那充满敌意的眼神和陆沉冰冷的警告……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
她不想再被裹挟,不想再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改变自己的决定。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对着陈静学姐露出一个真诚但略带歉意的笑容:“学姐,文学社很好,我真的很心动。
不过,我还想再看看其他社团,多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可以吗?”
她委婉地表达了暂时不填表的意思。
陈静学姐愣了一下,随即理解地点点头:“当然可以!
选择社团是大事,是该好好考虑。
欢迎你随时来了解!
社刊送你一本,回去慢慢看!”
她依旧保持着热情和风度。
周雅脸上的笑容则淡了几分,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和不悦,但很快被她掩饰过去,依旧是那副温婉的样子:“也对,是该多看看。
晚宜,我们去那边看看戏剧社?
听说也挺有意思的。”
她再次试图主导。
“不了,”晚宜这次拒绝得很干脆,她晃了晃手中的社刊,“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先把这本看完。
学姐,苏晴在那边新闻社排队,我先去找她了。”
她对着陈静学姐点点头,又对周雅说了句“我先走了”,便抱着社刊,转身快步融入了人群,朝着新闻社排队的苏晴走去。
她甚至能感觉到背后,周雅那瞬间冷下来的目光,像芒刺在背。
但她没有回头。
这一次,她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暂时逃离了周雅试图营造的“和谐”假象。
找到苏晴时,她正排得百无聊赖,看到晚宜过来立刻拉住她吐槽:“哎呀我的妈,这新闻社也太火爆了!
排队排到腿断!
咦?
你拿的什么?
文学社的社刊?
你报名啦?”
“没有,”晚宜摇摇头,把刚才文学社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隐去了图书馆那段,只说了周雅突然出现和她的婉拒。
“什么?
周雅又在那儿装好人?”
苏晴一听就炸毛了,压低声音愤愤不平,“她肯定没安好心!
你是没看见,你在宿舍看书或者写东西的时候,她看你的眼神……啧,说不上来,反正怪怪的,好像……在评估什么似的!
我看她就是嫉妒你比她沉得下心读书!”
晚宜沉默着。
苏晴的话虽然首白,却戳中了她心里的某些感觉。
周雅那种若有似无的优越感和时不时的“关怀”,确实让她感到不适。
也许,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你拒绝得好!”
苏晴给她竖了个大拇指,“咱就不顺着她的意!
不过文学社听起来真挺适合你的,你真不考虑了?”
“再说吧。”
晚宜看着手中精美的社刊,心里有些复杂。
她确实喜欢文学社的氛围,但周雅的介入和秦思雨的警告,让她对任何可能增加“曝光度”和“交集”的事情都产生了本能的犹豫。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度过大学时光。
这时,新闻社的队伍终于排到了苏晴。
她兴奋地填了表,又拉着晚宜在热闹的广场逛了一会儿。
晚宜的心情在喧嚣中渐渐平复了一些,但那份因陆沉和秦思雨而起的阴郁,以及周雅带来的烦扰,始终像一层薄纱笼罩在心头。
几天后,晚宜和苏晴一起去上《经济学基础》课。
经过图书馆事件,晚宜对这门课和即将出现的陆沉,心情更加复杂忐忑。
她特意选了更角落的位置,几乎要把自己缩进阴影里。
陆沉依旧是踩着点,在课程进行中安静地走进教室,坐到助教的位置。
他穿着深灰色的衬衫,衬得肤色愈发冷白,神情淡漠依旧,仿佛图书馆里那冰冷的警告眼神从未存在过。
晚宜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老教授讲课,但眼角的余光总是不受控制地瞥向那个角落。
他垂眸看着资料,侧脸线条完美却冷硬。
晚宜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有些闷闷的疼,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
课间休息时,教室里瞬间喧闹起来。
晚宜正低头整理笔记,苏晴凑过来低声说:“哎,你看周雅,又开始了。”
晚宜抬头望去。
只见周雅拿着一本摊开的习题册,正朝着助教席的方向走去。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仰慕和求知欲的笑容,步伐优雅自信。
“陆助教,打扰您一下。”
周雅的声音清脆悦耳,在嘈杂的课间也显得很清晰,“关于张教授刚才讲的那个‘外部性’模型,我有点不太理解这个案例分析,能麻烦您指点一下吗?”
她将习题册轻轻放在陆沉面前的桌上,姿态放得很低,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许多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周雅是中文系新生里颇受瞩目的存在,漂亮、自信、家世似乎也不错。
此刻她主动去请教那位冰山助教,勇气可嘉。
陆沉抬起头,目光落在习题册上,又淡淡地扫了周雅一眼。
那眼神和他看其他人并无区别,一样的平静无波,带着惯有的疏离感。
“第几题?”
他的声音依旧清冷,听不出情绪。
周雅似乎早有准备,立刻指出题目位置。
陆沉拿起笔,在习题册空白处快速画了几笔,圈出关键点,言简意赅地解释了几句。
他的语速很快,逻辑清晰,但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或温度。
解释完毕,他便放下笔,示意可以了,目光重新回到自己的资料上,没有再多看周雅一眼。
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高效、专业,也……极其冷淡。
周雅脸上的笑容依旧保持着,但晚宜敏锐地捕捉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尴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
显然,陆沉这公事公办、毫无波澜的态度,和她预想中的“特殊对待”相去甚远。
她拿起习题册,维持着优雅的姿态道了谢,转身走回座位,只是那背影似乎比去时僵硬了一点点。
苏晴在旁边幸灾乐祸地“啧”了一声:“碰钉子了吧?
真以为冰山那么好接近呢?
陆学长果然是我辈楷模!
一视同仁的冷!”
晚宜却没有苏晴那么轻松。
她看着周雅强自镇定的侧脸,又看了看助教席上那个仿佛置身事外的清冷身影,心里五味杂陈。
陆沉对周雅的态度,和他那天在图书馆对自己的冰冷警告,似乎并无不同。
他就像一座真正的冰山,对所有人,都保持着恒定的低温。
这个认知,让晚宜心里那点隐秘的、因他两次“捡书”和一句“书不错”而滋生的幻想泡泡,“啪”地一声,彻底破灭了。
原来,自己在他眼里,和周雅,和秦思雨,甚至和这教室里任何一个普通学生,都没有任何区别。
那短暂的“交集”,不过是他随手为之,甚至可能……还带着被冒犯的厌烦。
一股浓重的失落感席卷了晚宜。
她低下头,用力地在笔记本上划着无意义的线条,试图压下眼眶里莫名涌上的酸涩。
几天后,晚宜终于收到了文学社的正式活动通知邮件。
第一次全体社员见面会暨新社员欢迎仪式,就在本周五晚上,地点在文学院的一间小会议室。
晚宜拿着那张精美的社刊,犹豫了很久。
她喜欢文字,向往那个纯粹交流的氛围。
周雅那天的介入虽然让她不快,但陈静学姐的真诚邀请也让她难以拒绝。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陆沉带来的失落和周雅带来的烦扰,她格外渴望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安心喘息、做回自己的角落。
最终,对文学的热爱压倒了内心的犹豫和担忧。
她决定去参加。
周五晚上,晚宜按照邮件地址,找到了文学院那间挂着“清韵文学社”牌子的会议室。
里面己经坐了不少人,气氛轻松融洽。
陈静学姐看到她,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林晚宜学妹!
你真的来了!
太好了!
欢迎欢迎!”
她真诚的笑容让晚宜的心安定了不少。
陈静学姐把她介绍给其他老社员,大家都很友好地打招呼。
晚宜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看着周围一张张带着书卷气和热情笑容的脸孔,紧绷了几天的神经终于慢慢放松下来。
也许,她的选择是对的。
会议开始。
陈静学姐介绍了文学社的历史、宗旨和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随后是新老社员自我介绍环节。
晚宜鼓起勇气,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专业和对写作的爱好,虽然声音不大,但赢得了大家善意的掌声。
就在会议气氛渐入佳境,大家开始自由交流创作心得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靠近门边的一个社员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竟然是抱着一叠资料的秦思雨!
秦思雨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米白色套装,长发挽起,显得干练而知性。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和力十足的笑容,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一圈,最后落在了讲台旁的陈静学姐身上。
“陈静,没打扰你们吧?”
秦思雨的声音温婉动听,“王教授让我把下个月‘跨学科文化周’我们文学院负责部分的初步方案送过来,想听听你们文学社的意见,毕竟你们是创作主力嘛。”
她说着,抱着资料走了进来,姿态从容大方,仿佛她才是这里的主人。
陈静学姐连忙接过资料:“辛苦秦学姐跑一趟了。
王教授太客气了,我们一定认真看。”
“应该的。”
秦思雨笑了笑,目光状似无意地在社员们身上掠过,当她的视线扫过角落里的林晚宜时,那笑容似乎加深了一瞬,眼神里带着一种了然和……玩味?
“这位是……林晚宜学妹吧?”
秦思雨的目光准确地定格在晚宜身上,声音温和,却让晚宜瞬间如坐针毡,“没想到你也加入了文学社?
真是缘分。
看来,你对‘文学’确实很有热情呢。”
她特意强调了“文学”二字,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晚宜,又看了一眼陈静学姐,带着一种只有晚宜能懂的深意。
晚宜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秦思雨的出现绝非偶然!
她就像是精准地掐着点,在她刚刚找到一丝归属感的时候,再次出现,提醒着她图书馆的警告,以及她和陆沉之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秦思雨没有过多停留,和陈静学姐又寒暄了几句,便优雅地告辞离开。
但她带来的那份“跨学科文化周”的方案,和她临走前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晚宜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湖。
会议室里恢复了热闹,大家开始讨论那份方案。
但晚宜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了。
她看着那份放在陈静学姐手边的方案,只觉得它像个烫手的山芋。
秦思雨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跨学科文化周”……这项目,是不是和陆沉有关?
秦思雨是特意来提醒她的吗?
就在这时,陈静学姐拍了拍手,提高声音道:“对了,有个好消息要跟大家宣布!
我们这次‘跨学科文化周’的创作部分,学院非常重视,特地为我们请了一位重量级的指导老师,来帮助我们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大家都好奇地看向她。
陈静学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这位老师不仅在专业领域成就斐然,而且对文学也有独到的见解!
相信有他的指导,我们的作品一定能大放异彩!”
晚宜的心跳莫名地加快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升起。
她看着陈静学姐那期待的眼神,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陈静学姐环视一圈,终于揭晓了答案,声音带着雀跃:“他就是我们金融工程系的博士生,也是咱们学校特聘的青年助教——陆沉,陆学长!”
“轰——”仿佛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响!
晚宜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只有“陆沉”两个字在疯狂回荡。
她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讲台上兴奋的陈静学姐,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遍了全身!
指导老师……是陆沉?!
那个冰冷警告她、让她避之不及的陆沉?!
那个刚刚让她认清现实、幻想破灭的陆沉?!
秦思雨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和话语,此刻像淬了毒的针,狠狠地扎进她的心里。
完了。
林晚宜只觉得眼前发黑,刚刚在文学社找到的那一点微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陆沉”这个名字出现的瞬间,彻底粉碎。
他,竟然成了她唯一避风港的……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