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火红年代:四合院之激情岁月》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凌飞大李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游荡在胡同”创作的主要内容有:现代青年凌飞重生60年代,以真实时代为背景的悠闲生活。熟悉的城市,陌生的场景,有激情年代的艰辛,有亲情友情的温馨。隔壁院里傻柱会做菜,朋友圈里钟跃民能打架,偷向日葵的冯裤子还没长大。跟年代剧里人物做朋友,用前世的见识过日子。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火红年代:四合院之激情岁月》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凌飞大李,《火红年代:四合院之激情岁月》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都市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到哪了?”“应该快到了。”看着窗外,天边露出了的鱼肚白。“这回算是坐够了火车。”“是啊,也睡够了,小飞你没睡吗?“才醒来几个战友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在线试读
“没火了吗?
我这里有。”
对座的大李,他们一起回来的几个战友里年纪最大的老大哥,看他拿着香烟在发呆,掏出了火柴扔给了凌飞。
听到这话,还在胡思乱想中的凌飞把思绪拉了回来,从烟盒里抽出一支扔给了大李,拿过火柴给自己点上一支。
两个人默默的吸了一口,其他几个战友听到大李说话,也都挺挺身子睁眼坐起来,凌飞就手给他们发了一圈烟。
“到哪了?”
“应该快到了。”
看着窗外,天边露出了的鱼肚白。
“这回算是坐够了火车。”
“是啊,也睡够了,小飞你没睡吗?“才醒来几个战友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都去洗洗,马上就要到了。”
大李哥一开口,几个人都拿上东西去洗漱。
“小飞,你这次回去到底有没有着落?
家里住不了,你姑父家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到时候有问题的话,你可要跟我们说,大家好想办法。”
大李哥说道。
“应该没啥,车到山前必有路,战场上都回来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最多不行了就找哥几个,天天吃他们的,吃穷他们。
嘿嘿”凌飞到无忧无虑,做大哥的却很为他操心。
“饿不死他,最多来我家吃,是不,凌飞。”
洗好回来的高勇一副混不吝的腔调,说完在凌飞手上的烟盒里摸了根烟,点上后指着洗好回来的几个战友,“我们哥几个这是到家了,还真不怕没地方吃饭,大李哥,你那一大家子才是我们要担心的。”
“昌平乡下肯定比不了城里好过,你回去后把家里情况告诉我们,有啥困难哥几个好想办法。”
洗好过来的战友黄显身说道。
到底是一起扛过枪的,眼看要到家了,哥几个都开始为今后的生活操上了心。
“对了,今天己经是星期天,过了今天今年可就剩二天了,元旦一过就是新一年。
这两天里你们抓紧去落实工作单位,最好能在节前去单位报到,这样还能有半个月工资好拿。
以后算起工作年份来也能早一年。”
大李哥毕竟年纪大,家里还有媳妇孩子的人。
跟他们这几个还无忧无虑的小年轻比,想的可要成熟多了。
凌飞这时候是两眼一抹黑,接下来自己啥情况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车厢里陆陆续续有人从行李架上往下搬东西,苏玉琪看了看窗外,道:“我们也整理下吧,马上到了。”
说完站到椅子上把他们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往下递。
几个人左一个水壶,右一个挎包,横七竖八的往身上挂,背上被子后还要拿网兜、旅行袋,东西真不少。
大个子战友万桂荣正半跪在地上,从座位下往外拖出大大小小装满了东西的麻包,“就数小凌飞的麻包最大,最重。”
边拖边唠叨。
看到麻包,凌飞脑子里出现了这个麻包的信息,前面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包东西在座位下。
说明传输到头脑里的信息根本不靠谱,还有这么大一包东西都没告诉他,天晓得传输过程里还漏掉了多少信息。
看着比别人大不少的麻包,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感觉身体的原主人是有把子力气,这大麻包可不轻,不知道是怎么扛上来的,应该是现在这身体比他原来的要强大的多。
火车连续几次顿挫,终于在把人晃的前扑后仰中停靠在了站台。
看着车下扛着大包小包黑压压涌上站台的人群,凌飞眼里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真实。
还是穷啊,他啥时候见过穿成这样的人群。
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男女老幼,身上穿的基本只有黑灰两色,臃肿肥大的棉衣棉裤,脚下也都是自己做的黑色布鞋,难得几个穿着解放鞋。
等车厢里下的差不多后,几个人把大麻包一个个弄上站台,看着自己那个比别人大一圈的麻包,凌飞真有点发怵。
这时候从列车后部,卧铺车厢出来的旅客陆陆续续经过他们,这些人的穿着就好的多了,中山装,呢大衣,狐皮帽,大围脖,脚上黑亮皮鞋,甚至凌飞还看到有烫着一头大波浪,脚穿高跟鞋的美女。
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明显比刚才那些人好上不少,有着质的区别。
很显然这些人里国家公职人员居多,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国企来京出差办事的。
在这个年代的体制保障下,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几个人相互肩扛手拉的把包裹弄出车站来到外面,凌飞看着这灰蒙蒙的建筑,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来往人群,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古老而真实的西九城,我来了。”
寒冷的北风吹在脸上,让凌飞感觉这个年代比后世确实是要冷的多。
“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吧,谁还有粮票?”
有人问道。
想着身上那几百块钱,凌飞估计自己这时候在这些战友里算富裕的,就接过话:“走,找个热乎地方,我请大家。”
“得了吧你内,怎么说都得是吃我这大户,我留两毛钱坐车回家,其他的你们放开了吃。
反正我到家就饿不着。”
凌飞的话没说完就被高勇给阻止了。
大家一起出生入死几年,虽然高勇他没说过,大家也没打听他家境如何,但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个干部家庭,还不小,花起钱来一首都是跟他性格一样,大大咧咧的,没少请这帮兄弟吃喝。
“白吃吃哪有不吃的,东西放这就行了,别人也搬不动,偷不了。”
名字叫黄显身的战友边说边对路边几个拉车等活的板爷挥手说道:“哥们,看着点啊,一会可都是你们的活。”
“去吧,去吧,吃好了送你们,哥几个是刚从部队回来吧。”
板爷看他们几人大包小包的就知道都是当兵回来的,乐呵呵的应承着。
凌飞一起回来七个战友,有一个还没出过声的叫胡福根,是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几个战友的性格还真是各有特点相辅相成,几年下来让他们几个在部队混的亲如兄弟一般。
“到家后可别光顾着玩,明天都去把工作的事落实好,回头大家都通个消息,高勇你回家先给接电话的打好招呼,别到时候不给我们传话。”
李大哥时刻想的都是正经事。
“放心,我家大院门房嗓门大着呢,谁来电话,他就在传达室门口喊一嗓子,全大院的人都听到。”
几个人也不讲究吃什么,在早点店里狼吞虎咽的很快就吃饱出来。
“那怎么的,福根,玉琪,你们俩家近,这点路是自己扛回家了吧?”
万桂荣看着地上的包裹说道。
“你们自己安排,快点回家,我去赶车了,中午我也就能到家了。”
大李哥说完扛上行李,脚步匆匆的离开了,几年没回家看老婆孩子,这是真想家了。
这时几个板爷己经把他们的包裹提到了各自的车上,几个人简单的道了个别就都跳上车帮,各自向家奔去。
“哥们这一麻袋真不轻,一路扛上扛下的真是好身体,不愧是部队下来的。”
“呵呵,还行吧。”
出站时凌飞扛着出来倒也没觉得怎样,这身体还真有把子力气。
“哥们这是怎么走,您说。”
“去正义路,那有个2号门知道吗?”
“好嘞,那我们沿着西街走,穿过崇文门大街,从东交民巷过去,这样近点。
您坐稳了。”
“行,你看着办。”
凌飞才不知道该走哪里了,他又没去过。
“哥们这是回家,还是去那工作的。”
板爷己经有点后世话唠的苗头。
“回家。”
此时凌飞的眼睛己经忙不过来了,眼前这一幅幅场景,都是他以前只有在老照片跟影像记录片里才能看到的画面。
用一个游客心态来说,这时候凌飞的反应就是:“这算是来对了。”
能亲眼看到这些历史场景,对一个玩摄影圈的文艺青年来说,无疑是在经历一场视觉盛宴,是人生一大幸事。
就算以后要在这里承受这个时代的苦与痛,也值了。
毕竟自己还有着超越这世界所有人六十年的先知头脑,相信自己拥有的‘上帝视角’一定能让自己规避一些事和物。
“哥们,是这里吧”两公里路程十分钟就到了。
凌飞看着有军人站岗的大门,居然是公安部大院的侧门,看看门牌号没错,那应该是这地方,说了声:“行,就这了。”
“承惠两毛。”
板爷帮着搬下行李,客气的说道。
凌飞摸摸口袋正好有两张一毛的小票,递给了板爷:“谢了,好走了您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