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姝崔子清(尚公主: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沈姝崔子清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尚公主:结局+番外)

长篇现代言情《尚公主》,男女主角沈姝崔子清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姣梨”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我与驸马成婚数十载,谈不上恩爱,但也相敬如宾。可直到临死前,我才知他深爱我的奶娘,更对我恨之入骨。“若不是尚公主,凭我的智谋家世,我早已坐上宰相位置,怎么可能只是一个五品驸马都尉?”“沈姝,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点击阅读全文

《尚公主》是作者“姣梨”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沈姝崔子清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崔大才子的名号就响彻长安城。  崔子清在一场小宴上所作的诗篇《长安赋》深受称赞,就连太傅也夸赞他才华横溢,一时之间,宫里宫外的风向全变了。  素来与我不合的嘉福郡主故意讥讽我:“啧,有些人呢连大才子都瞧不上,现在崔子清可是长安城炙手可热的郎君,听说安国公府的门槛都要被媒人踩平了...

尚公主

免费试读

  又想到前世崔子清的计谋,我不禁蹙眉。
  “姝儿有何烦心事?”
  我斟酌一会儿,没有将前世的事说出,只是把自己的担忧告诉母后与皇兄,婚事不成,太后与崔家怕是要转头支持三皇子。
  三皇子是贵妃之子,贵妃盛宠多年不衰,连带着三皇子在朝堂上的威望日渐增大,已经威胁到皇兄的储君之位。
  “妹妹言之有理,我们是该提防些,不能让旁人钻空子害了咱们。”
  皇兄谨言慎行,母后在宫中更是小心谨慎,前世因为我被卷入巫蛊案,使皇兄与母后乱了方寸,才叫人寻到机会诬陷。
  我握紧母后的手,母后安抚我,轻声道:“姝儿不怕,母后在呢。”
  与此同时,崔家大宅,安国公手持藤条,扬言要打死崔子清这个逆子,姜夫人连忙要护住自己儿子。
  “你可知平宁公主是谁?那是皇后的女儿,太子殿下的亲妹妹!”
  崔子清梗着脖子辩解:“父亲,驸马不可为高官,儿子想入仕途。”
  安国公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仕途?你无功名,又得罪了皇后,往后还能有什么仕途?”
  崔子清立刻想到了三皇子,只要他扶持三皇子登基,立下从龙之功,封侯拜相不成问题。
  他胸有成竹:“儿子好歹也念过书,父亲不必忧心。”
  姜夫人也帮腔道:“凭子清的家世,还愁没有好的仕途?”
  “再说了,我瞧平宁公主性子娇蛮,娶个搅家精回来弄得家宅不宁,依我看,这门婚事不成才好!”
  她儿子可是国公嫡子,太后的亲侄子。
  一个小小公主算个什么东西。
  3
  大魏当官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靠祖上功绩承袭职位,二是个人功绩赏赐官职,三是通过科考入仕。
  崔子清想位极人臣,靠世袭爵位是不成的,大魏沿用前朝的降袭制度,且大大降低世袭爵位的待遇,所以他只有两条路能走。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崔大才子的名号就响彻长安城。
  崔子清在一场小宴上所作的诗篇《长安赋》深受称赞,就连太傅也夸赞他才华横溢,一时之间,宫里宫外的风向全变了。
  素来与我不合的嘉福郡主故意讥讽我:“啧,有些人呢连大才子都瞧不上,现在崔子清可是长安城炙手可热的郎君,听说安国公府的门槛都要被媒人踩平了。”
  《长安赋》写大魏百姓生活富足,辞藻华丽,其中有一句夸赞帝王励精图治的名句在长安城广为流传。
  这篇名赋传到宫中后,永光帝看了连连点头,马上要下旨封崔子清为三品翰林学士。
  我得知此事后,到御书房劝父皇三思。
  “崔二公子只作一篇诗赋就获封三品官职,恐怕会引起长安众多学子不满,更会让御史大夫上谏劝阻父皇。”
  “儿臣认为不如让崔公子参加今年的春闱,以崔公子的才华名列三甲不成问题,到时父皇再行封赏,也就名正言顺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西亚读物回复书号67260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