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种田,皇商嫡女逃离皇宫》 小说介绍 [种田+1V1双洁+反转+日常] 南羽期望了五年,想着有一天能脱离苦海,做回种田小民而不是深宫的女官。 机会来了!短短一个月,出皇宫,离公主府,回稻城,她全做到了。 自由的背后,竟隐藏着诺大的危机! 她如愿回到江南水乡,开启了日常种田生活,家人温馨...
《为了种田,皇商嫡女逃离皇宫》 小说介绍
[种田+1V1双洁+反转+日常] 南羽期望了五年,想着有一天能脱离苦海,做回种田小民而不是深宫的女官。 机会来了!短短一个月,出皇宫,离公主府,回稻城,她全做到了。 自由的背后,竟隐藏着诺大的危机! 她如愿回到江南水乡,开启了日常种田生活,家人温馨有爱,邻居各有灵通,何人不爱。 简单而朴素的慢生活即将开始,惊天大逆谋也在进行。 任他世间纷争不断,唯有种田最快乐!。书中主要讲述了:[种田+1V1双洁+反转+日常] 南羽期望了五年,想着有一天能脱离苦海,做回种田小民而不是深宫的女官。 机会来了!短短一个月,出皇宫,离公主府,回稻城,她全做到了。 自由的背后,竟隐藏着诺大的危机……《为了种田,皇商嫡女逃离皇宫》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公主见南羽久久没有回应,便用高报酬引诱她,“这样吧,赚到的钱,你可以拿一成。亏了算我的。”
南羽两腿一软,都差点给跪下了,一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主要是,亏了还不算她头上,也不怕被要债。
赚了钱,以后办事都要方便很多,说不定到时候还能锦衣还乡,羡煞旁人。
仅存的半点理性把她从幻想中拉出,机会有了,可自己的实力还没得到验证啊,不能真的放手一搏。
思来想去,她还是得给公主和自己一个承诺,向着公主行了个礼,开口道,“承蒙公主厚爱,奴婢的能力有限,怕达不到公主要求。
奴婢心生一计,不妨以一月为期,奴婢若使银两增加本身的一成,奴婢便接着为府里经商。若失败了,自当是奴婢能力不足,请公主另寻他人。”
就着蜜饯,公主皱着眉头咽下汤药,手中扇子微颤,好不一会儿,她才出声,“就按你的意思来吧,安岁,给她拿一两白银。”
旁边的安岁应声,从梳妆柜下面拉开一层柜子,在里面摸索出一个白花花的银子,起身递给她。
时隔多年,上一次摸银子还是12岁的年纪,她也就只是偷偷摸了一把存放在家里的银元宝。
她双手接过银子,安岁空了手又走到公主身旁,温声细语地劝公主喝完剩下的药。
公主又咽下一口药,才缓缓把事情交待给南羽,“南羽,从明天开始,你不用过来服侍了,专心赚钱即可,30日后再来汇报账数。”
接着,就让她们都下去,只留安岁服侍。
婢女们退下后,安岁把门也关上了,走到公主身后,轻轻给她按摩肩膀,“公主,您太惯着她了,务工是分内事,些许奖赏就好,给她一成,可不就让她胆子养肥了。
日后可指不定做出扮猪吃虎的事来。何况还不是身边亲近的,难保有什么坏心思。”
太师椅上的公主轻轻抬起扇子敲了敲她肩上的手,“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揣摩别人。”
虽然力度小,手都没见红,安岁还是委屈地倾诉道,“奴婢这还不是为了公主着想。”
安岁和春枝都是和公主一起长大的,安岁从小就是这般脾性,公主做出什么不合她心意的事,她就爱说说大道理和揣摩心思,公主也不介意,反倒喜欢她的直爽。
春枝心思缜密,少说话,一说都是夸人的好话,与安岁算是两极发展。鉴于她对数字什么的都比较敏锐,就被公主安排到府上当管账的。
*
南羽揣着银子,不禁陷入了思考。
一两银子折成铜钱,是10000个铜钱,就是说一个月后要赚回1万1千个铜钱。
这一两银两现在能买什么东西?能买多少?她也是不知道的,看来得马上出门去看一看。
走在大街上,两边各有摊贩在叫卖东西,有香料,吃食,雨伞……
“瞧一瞧诶,我家新出炉的小笼包可香啦!”
“姑娘,今日日头晒,买一把伞遮遮光吧!”
南羽走在路上,不断地被身旁的吆喝声灌入耳中,她不觉得烦躁,反而喜欢这样的生活气息。
一个肉包子2个铜钱,一把伞10个铜钱,一本书11个铜钱,一身新衣服20个铜钱,一两异域香料30个铜钱……
一两白银是真的超级多钱,她想了想,觉得可以买个店铺,这样可以开店做生意。
但是一问才知道,买断得3两黄金,租一年得1两白银,最低也得租一年。
有了店铺,她还得请人干活,得发工钱,不管做什么都还得需要有买材料的钱。而且刚开始又不一定有顾客,怎么算都是会亏本的。
既然这样 只能另选其他办法了,如果说要来钱的快,又可以明确的看到账目的进出,大概就只能是在街道摆摊的摊贩。
不过卖什么好呢?她把这条街逛了又逛,衣食住行,这街上该有的都有了,好像也没什么缺的。
她便从自己入手,想想如果自己是街上的行人,自己会缺什么,想吃什么,想买什么。
她想吃莲花羹,想买糖画,想去看荷花,想拥入祖母的怀里。
可是这些都与京城的人无关,他们不是稻城人,他们没有尝过稻城的吃食,也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他们需要的不是这些……
那就从京城本身入手吧,住在京城的人非富即贵,穷人也不过三成,他们出手阔绰,面子大于里子。
京城的中流砥柱还是学子,这里有五所学府,十余所私塾,里面的学子还个个文采斐然。
或许,毛笔可以试试。
*
说干就干,南羽立马溜达到各大学府门前去,今日去京城最有名的学府——翰墨书院。
她来回在书院门前晃悠,翰墨书院对面就三个摊贩,一个卖笔墨纸砚,一个卖四书五经,剩下一个卖肉包子。
这样看来竞争对手就一个,那个卖笔墨纸砚的老大爷,她凑近看大爷摊里的笔,有三种豪笔,鸡豪,羊毫,兼毫。
好不好卖,合不合学子心意还是得再看看,不过按她这好几年的书写工作量来看,这些毫毛可以,但是却不是最耐写的,写不了半个月就要掉毛了。
不知什么时辰了,好些吵杂声从书院里跑出来,大门也随之打开。
学子们有男有女,都统一穿着蓝色学服。多数人出书院第一件事,就是跑过来堆在包子摊前面。
她心里点着数,大概才一盏茶的功夫,包子摊前面的学子围了一圈又一圈,卖包子的老板就一双手,却要同时蒸包子,包包子,收铜钱,好不容易。
反观旁边两个摊,没几个人过去,顶多是边啃包子边逛过去看看,以便助食助兴的。
这和心理的预想不一样啊!学子不爱学习,只爱吃食?
她专门跑到远一点的地方,巧妙地问那些经过的买包子的学子,“这肉包子摊什么时候收摊啊?”
“按往日的话,一个时辰后吧。”
“不知道啊,我买了就回书院了。”
“你想买得快点去,不然等会没了。”
“不收摊吧,每天都见他在,这包子就是比食堂的好吃!”
小说《为了种田,皇商嫡女逃离皇宫》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