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幽灵谍影》,是以罗晋天小梅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鸭子下河”,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上的国民党标志被彻底洗刷,大楼、企业、学校的门口到处插满了五星红旗,警察局门口的警卫替换成了解放军战士。自上海开埠以来像牛皮癣一样难以对付的黑帮大佬一下销声匿迹。城市干净了,整齐了,马路上杂乱无...

《幽灵谍影》阅读最新章节
一、狂轰滥炸1
上海的冬天常常是灰蒙蒙的,湿冷难耐,令人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不过老天爷也有眷眷之心,春节前的这个周末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和煦温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撒向黄浦江两岸,仿佛整座城市都变得金灿灿的。临近春节,市民家家户户正忙着备年货,贴春联,为欢度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做准备。大街小巷小商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脚踏车清脆悦耳的叮铃声,有轨电车的当当声不绝于耳,各种声音汇成一曲生活的交响乐。孩子们拉着大人的手来到大街上,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外滩的马路上穿行着插着红旗、装载着学生的宣传车,唱着带着冀鲁曲调的《解放区的天》。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彩旗,年轻人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唱着歌,在街头表演歌舞。节日前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一派祥和之气,把连日来国民党飞机连续空袭的阴霾一扫而空。上海的天变了,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充满朝气。新政府提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十六字方针。大部分工厂已经开工,生意买卖照常进行,在短短几个月内力挽狂澜,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商人的嗅觉是最为灵敏的,原法租界的商店重新开张,四大百货公司摩肩接踵,围城后中断的物资供应渠道重新打通,难得一见的绿叶菜又出现在了菜市场。
城隍庙里老字号学徒正在专心地学着手艺,学生们已经返回课堂,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上充满着朝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铿锵有力地播报着解放军剿灭国民党残匪的作战行动,以及全国各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开展土地革命,迅速恢复生产的新闻。城市公园的大喇叭里传出《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华灯初上,繁星点点,南京路上的霓虹灯争奇斗艳,缤纷夺目,四大百货公司仿佛是黑夜中通体闪亮的巨人。整个城市依然热闹着,欢腾着,到处人声鼎沸。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迎接新生活的豪情,像火一样经久不息地燃烧着,使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充满了活力。
在上海市中心一家酒店顶层的豪华套间内,罗景天平心静气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一场大风暴的来临。大白天,房门紧闭,窗帘儿被遮得严严实实,房间黑得像一间鬼屋。他认为黑暗和寂静有助于人的思考,会给他带来灵感的火花。尽管如此,罗景天还是隐约听到大楼里的华人爵士乐队演奏的欢快的《香格里拉》《似水流年》等乐曲。在舞厅等娱乐设施大多停业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上海滩上为数不多的还能听到爵士乐的饭店了,这也许是上海的名媛绅士们最后的快乐时光了,罗景天想。
罗景天声称自己是一名专栏作家,不希望有任何打扰。服务生刚将行李送入房间,他就把“请勿打扰”的牌子反手挂在了门把上。酒店的服务非常规范,整个白天,都没有服务生和清洁工敲过门,只是在饭点儿通过服务台打进过一个电话,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订餐,客人表示他备着一天的吃食儿。罗景天本可以在酒店的餐厅用餐,但他不想在过道,在电梯,在餐桌上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天还没黑,他就早早躺在了床上,听着怀表轻微的滴滴答答的声音,盘算着今晚的重大行动。
罗景天看了看怀表上带夜光的指针,九点半,离晚上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天黑以后,上海各大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已经调至原来的不足三分之一甚至停播,防止被国民党轰炸机用于无线导航。看来,共产党方面也有这方面的高手。
罗景天摸索着打开昏暗的床头灯,开始摆弄桌上的一堆机器,并把天线拉向窗外。他打开电台,调到约定的频率上,把工作状态拨至发射通话位置,然后插上话筒,让话筒靠在留声机的喇叭前。如果在大楼的顶上竖一根“小辫子”,这架大功率报话两用电台完全可以用作向全市广播,发布一些来自台湾国民党政府耸人听闻的消息,以扰乱上海的社会经济秩序。不过在罗景天看来,那些不痛不痒的事儿与自己接下来要干的只能算是小儿科。他今晚上要与国民党空军方面联合做一项惊世骇俗的测试,就是通过电台播出特殊的无线电广播信号,为舟山来的轰炸机作目标引导,把上海的重要民生设施炸个底儿朝天!
为了今晚的行动,他四处踩点儿,确定轰炸的点位,收集必要的装备,并把电台秘密转移至酒店,已经没日没夜忙活了好几天了。
罗景天感觉豪华套间的好处真是太多了,房间里还有一台哥伦比亚产的手摇留声机。如果没有,他还得去当铺淘一台。虽然这种留声机比较老旧,使用前甚至还要上紧发条,但调试下来正常播放完全没有问题。
一切调试停当,罗景天看了眼怀表。这个时间,舟山定海道头机场上的 B-25 轰炸机早已满油满弹,应该开始在机场上滑行了。他把一张胶木唱片儿放上唱盘,试了试,把音量调到最高。留声机开始反复播放《国民革命军空军军歌》。
凌云御风去,报国把志伸,遨游昆仑上空,俯瞰太平洋滨,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缅怀先烈莫辜负创业艰辛,发扬光大尤赖我空军军人!同志们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国祚皇皇万世荣。
……
可悲的是,这首军歌在抗战时期为发扬空军军魂,保家卫国,抗击日寇而作,现在却用来引导飞机轰炸自己的一脉同胞!
军歌通过电台的话筒、天线传向夜空,飞向整个上海空域。电波的频率有点儿偏,波长比大多数广播和通信讯号的波长都要短,老百姓手中的矿石收音机是无法收到的,共产党反间谍部门也一时很难有所反应,只有从舟山过来的轰炸机上那种特殊的无线电导航装置才能辨别出其中的奥妙,并以此用作夜间导航之用。当很多上海居民在黄浦江边听到尖利的防空警报,看到轰炸机编队一架接着一架绕圈、俯冲,地面探照灯在夜空划来划去,高射炮弹在高空像焰火一样爆炸时,还以为是解放军在搞夜间防空演习。直到眼尖的人看到飞机身上的青天白日标记,直到传来厂区和码头方向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才惊呼奔跑起来。
这晚,国民党空军从舟山定海道头机场出动了 B-25 重型轰炸机多架,沿黄浦江把十六铺码头和江南造船所作为主要轰炸目标,并对高昌店、杨树浦、杨家渡等处投掷了重磅炸弹。造成江南造船所厂房和设备的重大损失,停靠在十六铺码头上的船只也损毁严重。
从解放军接管上海一直到国民党军撤出舟山的一年里,国民党飞机侵入上海进行轰炸扫射共七十多次,军民伤亡共计四千多人,毁坏房屋数千间,平均每周就有一次或大或小的轰炸。其中,要数 1950 年初的“二六”大轰炸最为猛烈,使上海成为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天,国民党空军出动了 B-24、B-25 轰炸机和 P-51、P-38 战斗机共二十来架,分四个批次,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重点企业,使上海的供电供水一度中断。
大轰炸给上海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黄浦江两岸楼塌屋倒,烈火熊熊,浓烟四起;船沉江底儿,浮尸江面,不少街道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更为严重的是,大轰炸致使上海的电厂、水厂、船厂、码头、车站等要害部门不能正常运转,多次发生大面积停电停水事件。最危急时全市的发电量降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断电使这座远东最具现代气质的城市立马“窒息”,出现了系统性的危机——路灯和交通信号灯熄灭、电车停运、工厂机器停转、电梯悬在半空、马桶无水可抽,广播时断时续。后续麻烦接踵而至——交通紊乱、犯罪率冲高、工业品减产、商品匮乏、物价上涨。大轰炸还造成上海铁路局所辖沪宁、沪杭、浙赣铁路沿线车站以及列车、桥梁严重破坏,航行在长江航线上的客货轮,也不断受到袭击,给客货运输造成极大不便。
台湾当局和美国的报纸、电台大做文章,各方敌对势力暗流涌动。潜伏在上海的国民党特务乘机造谣抹黑,大肆诋毁新政府,加上暗杀事件时有发生,使大轰炸阴影笼罩下的整个上海人心惶惶,躁动不安,社会悲观情绪像病毒一样在城市里迅速扩散开来。
早高峰过后,罗景天骑着脚踏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中,不停地摇着龙头上的响铃。他要骑车去往十六铺码头沿线,现场评估一下轰炸后毁伤的效果,再确定要不要进行追加轰炸,或是纠正坐标的偏差。根据罗景天的观察,电台引导与地面定位相结合的轰炸方式是一种“天才设计”,效果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昨晚的轰炸投弹精准,炸弹基本上没有掉到稠密的居民区内,罗景天当然“居功至伟”。不过,罗景天心想,这仅仅是牛刀初试,好戏还在后头呐!
游走在上海的大街上,让罗景天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共产党进入上海只有区区几个月,他已经有点儿不认得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了。大街上到处都是支持共产党的标语和反封锁、反轰炸的游行队伍。建筑物上的国民党标志被彻底洗刷,大楼、企业、学校的门口到处插满了五星红旗,警察局门口的警卫替换成了解放军战士。自上海开埠以来像牛皮癣一样难以对付的黑帮大佬一下销声匿迹。城市干净了,整齐了,马路上杂乱无章的摊位得到了整治。历朝历代难以根绝的社会毒瘤——妓院、赌场、烟馆被割得一干二净。舞厅、酒吧大多关闭,舞女们花零落、燕飞尽,纷纷另辟生路,找人结婚成家去了。盲流也被遣返或者安置,原来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偷儿、扒手、乞丐、神汉也几乎绝迹。最使罗景天感慨的是,马路上再也没有趾高气扬的外国人了,就连那些红头阿三和犹太人也不知道哪儿去了。银圆和金圆券已经不能在商店里流通,取而代之的是与共产党一同进城的人民币。老百姓在封锁下生活虽然艰难,但大多兴高采烈,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此情此景,使罗景天想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上海颁布的一道禁舞令来。当时颁布的理由是整饬纪纲、戡乱建国,杜绝妨碍节约,有伤风化的奢靡浪费行径。此令一发,马上引发了一场舞女上街讨要公道的大风暴,最后禁舞令只得不了了之。当年审理舞女乐师案更是贻笑大方,成为上海滩上茶余饭后的消遣。然而同样一件事儿,共产党干得更彻底、更有效,而且波澜不惊,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国民党与共产党社会治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只要涉及社会大动员,国民党的做法是:召开紧急会议,向下颁布法令,出动军警强制执行。共产党的做法是:到基层去,从底层开始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己约束自己。在一个拥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两者治理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自抗战以来,共产党第一次把上海的混乱局面成功地管制了起来。
上海完全变了样,而且变得如此彻底,简直脱胎换骨。罗景天心想,这些变化自己的上峰和高层官老爷们是根本想不到也看不到的,他们一定想当然地以为,在共产党的残暴统治下,现在的上海一定饿殍满地,民怨沸腾,到处都在游行闹事呐。
哎,如果没有美国和西方的支持,如果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天儿可能真的翻不过来了。
2
山雨欲来的 1949 年,蒋介石预感到自己在大陆已无立足之地,除了像蝼蚁一样把国民政府那顶“官帽儿”来回搬家外,开始把眼光投向舟山。舟山群岛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扼南北海运之要冲,屏护甬沪杭和华东沿海,历来就是海防要地。国民党军的地面部队在全国各大战场兵败如山倒,但海空军对解放军来说还是鞭长莫及,保存得比较完整,成了蒋介石与共产党最后叫板儿的底牌。
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空军以舟山为基地,不断进犯上海。1950年春节过后,蒋介石在台北草山的行宫召开军事会议,通过了关于对上海的电厂、水厂、码头、仓库、船只、车站、铁路、桥梁等核心民用设施实行毁灭性打击的决定。随后国民党空军调集了大批飞机进驻舟山,趁解放军在上海的防空体系尚未健全的当口,空袭行动不断升级。
自民国三十六年实行戡乱救国总动员以来,蒋介石一路损兵折将,总是被共产党摁在地上摩擦,想不到共产党也有软肋,这回终于让他逮到了复仇的机会。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在会上丧心病狂地宣布,要不顾任何困难和阻挠,一定要把上海炸成一座停水停电的死城,造成这座大都市的全面瘫痪,以此打击中共的经济,延阻解放军渡海作战的时间。此外,还要通过对上海的大轰炸,显示国民政府在台湾的存在,谋求更多的国际援助。
可悲的是,就在十年前的淞沪会战期间,日机疯狂轰炸上海,死者无数,哀嚎一片,炸毁的房屋和财产难以计算。之后,日军又对陪都重庆进行了战略大轰炸,蒋介石被列为轰炸斩首的首要目标。在随后长达五年半的时间里,重庆经历了一场场史无前例的高强度大轰炸,蒋介石本人多次险些被炸死。这些,蒋介石都是亲历者,受害者。而今,这位王阳明的信徒,一贯崇尚爱民如子、仁济天下的“善人”,却要把这一切馈赠给共产党,馈赠给他所“爱戴”的子民,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有了舟山这个完备的海空基地,国民党飞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高峰时几乎每天早上就有飞机从定海道头机场起飞,飞往上海等沿海城市执行轰炸任务。由于舟山至上海航程短,为了增加单次任务的作战效能,飞机起飞不求满油,只求满弹。为此,那些飞机不仅把机舱塞得撑肠拄肚,还要在机翼上外挂炸弹。起飞时像吸足了血的蚊子,摇摇晃晃,几乎是擦着渔船的帆杆飞上去的,连坐在玻璃机罩里的驾驶员都能看见,归航时机翼上的炸弹都不见了。
然而,几轮大轰炸过后,非但没有让蒋介石看到他所期望的结果,反而衍生出了对其不利的影响。这种几乎无差别地轰炸不仅战果乏善可陈,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只会引起大陆民众对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的痛恨,使他们完全倒向共产党一边,永远失去在大陆翻盘的机会,从政治方面来讲简直就是一大败笔。
从国际上来讲,英美等西方列强仍然在上海有着广泛的利益和贸易关系,大轰炸会引发诸多外交摩擦。最搞笑的是,炸弹居然还落到了盟友的头上。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美商杨树浦电力公司也挨了炸,导致美国驻台代办向台“外交部”发出了抗议照会。蒋介石顿时陷入国际国内舆论的漩涡之中,处境十分尴尬。国民党空军方面的检讨报告称,目前空军方面装备的轰炸机大多是二战时期美军淘汰下来的,领航员主要还是靠罗盘、陀螺仪,拿着地图与地形地貌作比对这些原始的方法来导航。夜间只能用六分仪定位,偏航两三度是常有的事儿,投弹作业主要还是“靠天吃饭”。随着地面火力的加强,飞机飞临上海空域不敢冒险降低高度,辨别地面上密密麻麻目标变得异常困难,只得扔了炸弹就跑,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终于,国防部保密局和空军方面为“领袖”分忧,拿出了一项对上海实施精确打击的联合行动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向上海派遣高级特工,使用电台无线电引导,借助地面定位装置,实现多种气象条件下的全天候精准轰炸。这一拨云见日般的“奇思妙想”,让国民党空军高层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他们甚至烂漫天真地认为,这种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妙招远远超出了那帮共产党泥腿子们的认知,让他们挨了炸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通过几轮实战试验,潜伏上海国民党特务的报捷电报雪片似地飞往台湾,飘落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让这位刚刚宣布恢复“总统”大位的“领袖”产生了一种变态而畸形的快感。
小说《幽灵谍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戳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