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咖“念啊”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重演牡丹亭》,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杜丽娘柳梦梅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跟着家丁到了杜府门口,那家丁却突然伸手拦住他,笑嘻嘻的道:“陈斋长,我给你寻了个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感谢我啊?”陈最良陪笑道:“你要我酬谢,可还不知主...

《重演牡丹亭》阅读最新章节
自从本府杜太守要给家中小姐找私塾先生的消息传出去,好些人都竞相争着要去。南安府的一儒学生员陈最良也动了心思,叵耐无人引荐。这陈最良表字伯粹。祖父从医,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十二岁入场科举,因为考得好补入廪生名额,由朝廷供给膳食。
考乡试时,考了十五次都没中举。不幸的是考试时成绩被主考官判了劣等,就此失去了朝廷供给的资格。
再加上他这两年一直都没找到当私塾先生的活计,衣食单薄,难以为继。有些不敬尊长的年轻后生都顺口叫他“陈绝粮”。也有因他知晓些医、卜、地理,就把他的表字也改了,叫他“百杂碎”的。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一事无成。如今也没别的念头了。幸好祖父的医馆尚且开着,想着这以后就由儒生变医生,从吃官府发的青菜到吃陈年的老腌菜喽。
可巧这时杜府家丁上门来了,见了陈最良便揖了一礼,道:“给陈斋长贺喜了。”
这陈最良忙笑着相迎,暗自思忖道:难怪说天下秀才穷到底,学中门子老成精。这进门便报喜,也不知是什么喜,便问:“何喜?”
“我们老爷要请个先生教小姐,想必陈斋长也是听闻过了。这一连去了十数名都不成,只说要老成的,我去掌教老爷处禀上了你,可巧就看中了,现下有请帖在此。”杜府家丁道。
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陈最良兴奋的脸都红了,嘴里客气推辞道:“还罢了吧。孟夫子说得好‘人之忌,在好为人师。’我这把年纪了,这么好做别人的老师!”
那杜府家丁朝家徒四壁的医馆看了看,乜斜着眼看陈最良,冷呵一声道:“人之饭,去了有的你吃哩。这天上的馅儿饼可不是一直掉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
“那咱们这便去罢。”陈最良咳嗽两声,也不再多言。
陈最良将自己的破头巾,漏了洞的靴子收拾起,又用砚台舀水漱口,找了根木根剔牙。
那杜府家丁看着笑道:“是了,是得去掉嘴里的剩饭酸臭味儿和你这牙缝里残留的腌菜渣,收拾干净才好去吃官饭。”
陈最良只笑了一笑,跟着他往杜府去。
他满意这份差事,是因为这份差事至少有七个好处:一,都是相邻好说话也。二,好通关节也。三,依托官府,没准儿能赚些财物也。四,串通管家奴仆,或许能篡改考试卷子也。五,在外头也有能吹嘘的身份也。六,小官因着太守得敬他几分也。七、还能跟家人夸耀夸耀也。就为了这七大好处,就是拼了命,也要去。
但是,他也有忧愁的地方,这衙门可不是好进的!况且又是个女学生,更是难教。轻不得,重不得。倘若有些礼数不周全的地方,他也是哭不得,笑不得。他这么大把年纪了能怎么办?就只能是眼看不见,充耳不闻了。
打定主意,他雄赳赳气昂昂的跟着家丁到了杜府门口,那家丁却突然伸手拦住他,笑嘻嘻的道:“陈斋长,我给你寻了个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感谢我啊?”
陈最良陪笑道:“你要我酬谢,可还不知主人家留我不留呢!”
杜府家丁道:“倒也不急在这一时,以后端午重阳的,府里发了赏赐,出门时兜里多放一份儿便好。走,咱们进去罢。”
这日,杜老爷忙完府衙事务,正在书房内喝茶,正所谓:朝看飞鸟暮飞回,印床花落帘垂地。好不惬意。
忽听家丁来禀道:“老爷,掌教先生请的陈斋长到了。”
“快请。”杜老爷忙道。
他也听闻过这陈最良,虽屡试不中,倒也算个饱学之士。请到家中一来,可以约束女儿读书,二来,也能当个清客陪他闲话作伴。
陈最良进屋前掸了掸身上褴褛的蓝衫,扶了扶头上发旧的儒巾,想着:如今他虽然没落,但读书人的风骨不能丢,人要十分精神抖擞。
进屋后,陈最良纳头便拜,道:“太守重视讲学,是学生之幸。”
杜太守将他扶起,笑道:“先生无须客气。我早让人准备好了礼酒、宴席,只等先生到来了。”
说着便让人将酒具,饭菜摆好,见屋子里聚了一群人,便道:“你们都下去罢,我与陈斋长说说话,留几个家丁伺候便罢。”
众人应言退下。
杜老爷将陈最良引为上宾,亲自给他倒了杯酒,笑问:“早就听说先生博学多才。敢问先生尊年有几?祖上也是读书人吗?”
陈最良拱拱手,“回老爷:学生如今年年过五十,将及花甲。本指望着靠读书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可这头发都快花完了,也没什么成就。祖上习医为生,我如今守着祖上的药堂勉强度日。”
陈最良说起,不免悲戚,垂下头抹泪。
杜老爷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原来是医学世家,还学过别的吗?”
“凡诸子百家都略通一点,只不专精。”陈最良道。
杜老爷闻言,对陈最良极是满意,他也不想找一个只会读书的呆子陪他聊天,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南安府里有名的儒生。他时先生清闲下来,不妨来我这儿畅叙幽情。”
“学生不敢。”陈最良摇头道。
“有什么不敢的。我有个女儿,略读过些诗书,还望先生教导。”杜老爷嘱托道。
这陈最良起身拱手道:“登门拜访,本是为此,不敢推脱,自当尽心尽力。学生还怕才疏学浅,不配为小姐的老师。”
“我说当得起,那就是当得起!我找人选个好时辰,今日就把这拜师礼办了。”杜老爷说着,又吩咐家丁,“去把小姐请来。”
得知今日要拜师,丽娘化上得体的妆容,身着锦衣华服,活像绣屏里的仕女走出了一般。
春香正帮着自小家姐整理服饰,嘴里喃喃道:“我不喜读书,最怕老爷,这先生可千万别是个和老爷一般的老学究!”
“丫头,你看这书上凡是立作楷模的贤达女子,都通晓诗书。你好歹也读些书,便是略微知道些,做自己本分的事时也便宜些。”丽娘道。
说完,丽娘带着春香快步走过去,进了书房先给父亲请安。
杜老爷早让人扯掉了餐桌,摆上了茶水,见到女儿,招手道:“丽娘快来。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趁着今日吉时,来拜先生。”
丽娘端茶对着陈最良盈盈一拜,道:“学生秉性愚笨,自愧是蒲柳之姿,日后有劳先生教导。”
陈最良接过茶水喝下,扶起丽娘,道:“老朽不才,得太守厚爱,将掌中明珠托于老朽,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厚望。”
杜老爷看见缩在一旁像鹌鹑一样的春香,道:“春香丫头,你也向陈先生磕头,日后和小姐一起当个书童伴读。”
春香不愿,也不敢违背,便也磕了头拜师。
陈最良收了学生,因问:“敢问小姐目前所读何书?”
杜老爷道:“我先前考察,男、女《四书》她都熟读成诵了,日后便讲些经旨罢。《易经》中的阴阳太过深奥;《尚书》里说的都是怎么治理国家;《春秋》《礼记》又是孤经;只有这《诗经》开篇就是教女子如何成为典范的,诗句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我们家也有本家传毛注《诗经》,就从《诗经》学起罢。历代史书,家中也有,就可惜她是个女儿读来也没什么用处。”
杜老爷转念一想,他膝下无子,家中藏书三万余册,放着生尘也是浪费,不如将这女儿当儿子一般教养,也是慰藉心意。思及此,便道:“陈先生,我这女儿想看什么书尽由着她看。春香有淘气不服管教时只管教训。”
春香在旁站着,忽听有了错处就要惩罚自己,吓得“哎呦”一声。
杜老爷盯着春香,道:“你这丫头,要照顾好小姐,当个好书童。”
春香垂头道:“知道了。”
杜老爷道:“行了,你和小姐回去罢,我陪先生去后花园喝杯酒。”
“那女儿回去读书了。”丽娘和春香告退。
小说《重演牡丹亭》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戳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