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重演牡丹亭》,主角分别是杜丽娘柳梦梅,作者“念啊”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丽娘如今已是二八年华,他日若许配给一书生,不说琴瑟和鸣,总也得志趣相投、谈吐言语也得相称罢。因此,我想请个先生,好生教导一番。”甄氏笑着点头,道:“丽娘也是老爷的女儿,就由老爷做主罢。”杜老爷...

《重演牡丹亭》阅读最新章节
话说,在那南宋初期,江西南安有一太守,姓杜明宝,乃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后裔,二十登科中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端的是文武双全,有百步穿杨之绝艺。他为人方正端直,为官恪尽职守,上忧国家安危,下重百姓疾苦,不取民间分毫,在百姓口中可谓名声颇著。
妻子甄氏乃是三国时期魏国甄皇后的后人,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可惜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年方十六,名唤丽娘,自幼得爹娘万千宠爱,生的花容月貌,明艳动人。
今日正是这杜老爷五十岁生辰,阖家祝寿,丽娘缓步庭院,之间春色盎然,心情舒畅无比,嘴里念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哎呀,小姐,你这会儿子就别有这闲情逸致了。老爷过寿,你不去旁边侍奉着,一会儿连带我又要吃瓜落儿。”丫头春香苦着一张脸,跟在丽娘身后道。
“急什么,你瞧瞧家里来的这些人,我又出不去,他也得应付好一会儿呢。等他想起我了,那时再去也不迟。”丽娘示意春香香听外头的嘈杂,自己随手掐了一枝嫩柳,编成个手环戴在手腕儿。
又过了一会儿,丽娘拍拍手对春香道:“你去把我准备好的东西拿上,祝寿去喽。”
这会儿祝寿走过场的人都走了,还留家里的除了家中亲眷便是杜老爷的挚友,也都在偏厅用饭。
丽娘进得厅堂,行过一礼,道:“父亲母亲万福。”
杜老爷因见春香在她身后捧着酒肴,便问:“春香这是何意?”
春香忙跪下道:“老爷有所不知。我们小姐为了今日您的寿辰,劳心准备了许久,这菜肴便是小姐亲手做的。”
丽娘给父母各斟满酒奉上,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跪下,“今日春光无限,爹娘宽坐高堂。父亲母亲对女儿诸多教诲,教养至今,恩情至深,难以为报。特借今日,女儿想向父亲敬三杯酒,祝二老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说罢,举袖掩面将酒一口喝下。
此番话说的杜老爷心里暖洋洋的,很是宽慰,笑道:“生受你。难为有这份心。”说完,也将酒一饮而尽。
春香起身将各自酒杯斟满,丽娘又举杯道:“爹娘如今福寿双全,女儿亦是无限欢喜,爹娘再饮一杯,以待日后年年月月都似今朝,永享福禄。”
丽娘敬酒,杜老爷又饮一杯。
丽娘虽有些不胜酒力,还是勉力倒了一杯酒,继续道:“爹娘膝下无子,甚以为憾。暮年生子虽说是有些晚,但且看那蟠桃,结果虽晚,却是难得的仙品。父亲定能一偿夙愿,得一麒麟子、凤凰雏。”
这话更是说到杜老爷心里了,原来这杜老爷一直有个痴念想。就是膝下无子,经常暗叹自己:官至高位,为人端方,为何只是无子……
他将酒喝下,吩咐春香道:“再给小姐倒杯酒。”
杜老爷酒到深处,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拉过身旁妻子的手,叹道:“夫人啊,我和祖上杜甫一样,这般年龄了还在官场沉浮,如今在这一方也没什么建树,苦了夫人和女儿了。”
“老爷别这么说,妾身更没甚功劳,连个儿子也没给你生下。还是沾老爷的光被封了这诰命夫人。”甄氏安抚道。
此言一出杜老爷更伤悲了,一行老泪当场就洒了下来,:“可如今我比杜甫老爷子更可怜啊,他好歹还有儿子可以给他念诗,继承家学。我却只有个学母亲画眉的小女儿。”
杜母怕女儿听见这些话多心,便道:“春香把这台盏收下去罢。丽娘酒喝多了不好,你回去歇歇。”
待女儿出去后,甄氏甩开手,冷声道:“女儿就是千不好万不好吗?昔时有杨贵妃为例,多少家庭‘不重生男重生女’呢!”
杜老爷见妻子神色不愉的紧,忙打哈哈道:“我也是怕将来丽娘出阁,咱们膝下寂寞。”
甄氏见丈夫态度好转,便也转而宽慰他道:“你也不要心焦,丽娘有才有貌,若能给她招的一个好夫婿,那一个女婿半个儿,那不跟有个儿子一样?”
杜老爷附和道:“一样,一样。”
甄氏见回过思绪,便推他出去应酬。
自己也回房休歇,抚额暗道:什么生男生女,在我这儿全无分别,怎么这人到中年反而因这事儿烦闷……
转过天来,杜老爷想着自己忙于做官,恐疏于对女儿的教育,想着古今贤淑女子,必是熟读诗书的,又念及女儿尚未婚配,不免要和妻子商议。
杜老爷因问:“丽娘寻常在闺阁里做什么?”
“浇浇花草,做做女工罢了。”甄氏道。
杜老爷点点头,道:“虽无不妥,但依我看,丽娘如今已是二八年华,他日若许配给一书生,不说琴瑟和鸣,总也得志趣相投、谈吐言语也得相称罢。因此,我想请个先生,好生教导一番。”
甄氏笑着点头,道:“丽娘也是老爷的女儿,就由老爷做主罢。”
杜老爷让人把春香叫了过来,时辰尚早,春香还有些迷蒙,忽听杜老爷问:“春香,我且问你,小姐日日待在绣房,都做了些什么活计?”
“在绣房里就是绣些花儿,草儿的。”春香低着头答道。
杜老爷因问,“绣了多少?”
“绣了一打棉布。”
“什么棉?”
“睡眠。”
春香嘴比脑子快的说完,杜老爷猛地一拍桌子,春香连忙跪下。
杜老爷指着春香对甄氏道:“好啊,夫人,你刚才还说丽娘她闲时就做女红呢!却原来纵容她大白天睡懒觉!你就是这么教养她的?”
春香忙分辨道:“老爷误会,实在是春困秋乏,小姐她顶不住才……”
“你不要多言,去把小姐请来。”杜老爷气的一挥手道。
春香扶着膝盖退出去,忙去给丽娘报信儿。
待丽娘进了书房,瞥了眼一脸严肃的杜老爷,扯着笑道:“爹爹有何吩咐?”
“我刚才询问春香,得知你素日里白日贪睡,这是什么缘故?即便是刺绣做完了,空闲下来,还可以翻看翻看书架上的书,增长知识也好啊。他日你嫁到别人家,行事知书达理,这才显得我和你母亲脸上有光!你今天这般德行,都是你母亲没教好!”杜老爷指责道。
这话一出,甄氏就不爱听了,拉过女儿,摸着她的脸哭道:“你这会儿说这浑话!你好好瞧瞧你这女儿,谁人见了不说声好!我如宝似玉的娇养她长了这么大,如今出落的亭亭玉立,人中美玉一般。这会儿不和你心意一点,就是我教导无方?那我教育她时,你人在哪儿!合着,她竟没有父亲,是我一个人生下的!”
杜老爷忙道:“夫人会错意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甄氏反问道。
杜老爷叹了口气,“夫人,对不住。我只是一时心急,口不择言了。又想起我以前,虽为官清苦,却不曾耽误了读书,也算是个有学问的人。丽娘现如今在家里无忧无虑,可日后去了别人家,当上一家主母,料理不清家事,闹的一塌糊涂,那可怎么办?”
见杜老爷说的真切,甄氏火气这才消了大半。
杜老爷拍了拍丽娘是肩,叹道:“丽娘,是爹一直以来疏忽你了。以为有你娘这个贤良淑德的榜样在,定能教导好你,便放松了对你的教导,这是我之过也。”
甄氏抚着女儿的脸,苦心劝道:“女儿啊,你爹的话今日还只说了三分。你年龄大了也聪明,你自己多思量。你是我养大的,难不成将来大字也不识一个?”
丽娘握住母亲的手,笑道:“爹娘,好赖且等女儿解释解释啊!爹娘以为女儿在学习上懒散,却不知女儿最近迷上了绘画,经常临摹绣谱上的图样。在读书上多少是有些分心了,今日看来,爹娘对女儿有诸多担忧。那从今日起,每茶余饭饱后,女儿会多花些功夫读书的。”
甄氏点头道:“既是这样,得请个女先生来讲解才好。”
杜老爷道:“哪能随随便便请个先生。我们是官府后堂,自然要请个堂堂正正在学堂里教过书的先生。”
甄氏又满脸殷切的对丽娘道:“女儿啊,你念这孔孟诗书,不为别的,能识一些周公礼数,也就罢了。”
杜老爷也道:“丽娘,你是官家女子,不能像寻常家的女子只会做女工。你应当像谢道韫、班姬那样做个有才有德的女子。”
诸多殷嘱,丽娘只能应和。
“夫人,女儿,请先生不难,只是若请了名师,就一定要好生款待,日常茶饭都要准备妥当。你看我治国齐家,凭的就是先前学的几卷书而已。先生可是万万怠慢不得的。”杜老爷最后嘱咐道。
小说《重演牡丹亭》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戳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