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如我,我如风:结局+番外(杜风贺霜)全文杜风贺霜阅读无弹窗结局_杜风贺霜+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斑驳如我,我如风:结局+番外)

现代言情《斑驳如我,我如风》,讲述主角杜风贺霜的爱恨纠葛,作者“超级无敌莫凡”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我叫杜风。183的身高,优等生,篮球场上所有目光的焦点。我曾以为人生会像公式一样清晰:努力=成功。直到父亲死在我开学那天,人生突然有了裂缝。命运开始用一种极其残酷又暧昧的方式,把我一点点剥开。有些风吹过,是命运;有些风,叫莫凡。我以为我一直在奔跑,其实我只是等他。——斑驳,是光透过缝隙后,落在我身上的影子。...

点击阅读全文

叫做《斑驳如我,我如风》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超级无敌莫凡”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杜风贺霜,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贺霜习惯在我早八课下课时给我带早餐,有时候是豆浆配三明治,有时候是热粥和茶叶蛋。她不说这是“女朋友”的事,也从不要求我回应。就像我们之间这段关系:不质问,不要求,亦不索取。那天早上,她递给我一杯热可可时,顺口说了一句:“下午的那个校级联合项目答辩,你记得吧?”我愣了一下...

斑驳如我,我如风

免费试读

大学的冬天,总是来得有些草率。

风一夜之间换了温度,连阳光也学会了克制,不再像从前那样肆意扑在你肩膀上。

我开始穿长大衣,把围巾绕得很紧。

校园里多了些拖着行李箱的外地学生,一边打电话一边喊着“这冷得跟我老家过年一样”。

贺霜习惯在我早八课下课时给我带早餐,有时候是豆浆配三明治,有时候是热粥和茶叶蛋。

她不说这是“女朋友”的事,也从不要求我回应。

就像我们之间这段关系:不质问,不要求,亦不索取。

那天早上,她递给我一杯热可可时,顺口说了一句:“下午的那个校级联合项目答辩,你记得吧?”

我愣了一下。

“哪个?”

“经济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合办的那个创意经济模拟案。

你不是代表我们组发言?”

“……哦,记得。”

我把热可可接过来,手指蹭到她的指尖,她没躲开,也没更近。

我们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永远恰到好处,却从不溢出分毫。

下午的答辩安排在教学楼A栋的多功能厅。

那是校方给各学院优秀项目的开放展示平台。

学生会组织的,领导也会来。

我到了的时候,前排己经坐满了人。

我坐在第三组的位子上,身边是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同组代表,一个戴着耳钉、头发染得有点浅棕色的家伙,笑嘻嘻地和我搭话:“杜风,听说过你,校草级别的大神,今天我们靠你拉分了。”

我挑眉:“你叫什么?”

“林启,一起组的。”

我点头,没说话。

他却继续八卦一样凑近:“对面那组有个天才,工商管的,你听说过没?

莫凡。”

我一顿,手指停在PPT页面上。

“哪两个字?”

“莫言的‘莫’,平凡的‘凡’。”

林启说,“但他一点都不凡。

去年他用一个提案在模拟创投赛上把三个学院的研究生全卷了下去。

你今天看看他就知道了。”

我转头看了一眼。

前排靠窗的位置,确实坐着一个人。

穿着深灰毛衣,身形瘦削,低着头在翻资料。

他的侧脸被冬日的光拉出一道细长的影子。

很安静,很干净。

他身边没有人和他说话,也没人敢靠太近。

他就像一个被天然隔绝的区域,不高调,也不低头。

我只看了一眼。

但那一眼像是一场短促的雷击。

不是因为他长相,也不是因为林启口中的“天才”名号,而是——他身上有一种我熟悉的气场。

像某种极端理性压抑下的锋芒,像那些我一首以为只有我自己懂的、不肯说出口的东西。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也许是因为他身上有我曾经以为己经被我藏起来的部分。

答辩开始了。

各组轮流展示,他们那组排在最后,我们在他们前一组。

我走上台,在众目睽睽下开始讲解我们的商业策划书。

贺霜坐在台下第三排,眼神专注。

我的PPT干净利落,条理清晰,每个关键数字都像是排练过无数遍。

我习惯了这种状态,被看见、被认可、被期待——就像打篮球时所有目光盯着你最后一投。

结束的时候掌声热烈,评委也点头称赞。

我走下台,贺霜冲我竖了个大拇指,我朝她笑了笑,回到座位时,却发现下一个名字响起:“工商管理学院,莫凡。”

他站起来,步伐不快不慢,拿着U盘,走向讲台。

我本没打算专注听。

但不知为什么,随着他打开第一页PPT,我却像被什么牵住了目光。

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

他的语言极简,逻辑却令人无法挑刺。

他每一次语句的停顿,都刚好卡在听觉记忆最深的节点上。

整个多功能厅鸦雀无声,像是所有人突然被某种“非情绪化的力量”收编。

这不是激情西溢的展示,也不是夸张的营销手法。

是一种让人无法质疑的精确。

我坐在那里,第一次,在语言上感到一种“压迫感”。

等他讲完时,全场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一阵突兀却无法控制的掌声。

他鞠了一躬,没有笑,回到座位,依旧低头,像什么都没发生。

我盯着他从讲台走下的背影,突然想起那天在图书馆,他站在我面前说的那句话:“你看起来,不像在活着。”

那声音,和刚才讲台上的重合了。

原来,是他。

是那个夹着便利贴的《博弈论》、那句像钝刀一样划过我胸口的话。

我突然发现自己背有点发热。

像是有人悄悄点燃了我藏得最深的部分。

可我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我依旧坐在贺霜身边,听着她在我耳边低声:“今天你讲得特别好。”

我点点头,回了句:“谢谢。”

但我的眼神,却不自觉再次落在那个名字上。

莫凡。

有些名字,一旦听见,就像命运在你耳边吹了口气。

它轻飘飘地,不痛不痒,但你知道,从此以后,你再也没办法忘记。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