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叩南山》,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昆梧昆梧,文章原创作者为“聿峃”,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血脉深处有回响,思念尽头是南山。李昆梧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光,是爷爷奶奶用破旧的瓦房和无私的爱为他垒起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学业未成,至亲已逝,成了他心中永难填补的窟窿。直到整理奶奶遗物时,他找到了那枚爷爷珍藏的【南山印】。一方石印,竟能感应思念,让他窥见逝去亲人的片段光影,聆听跨越阴阳的嘱托。“小梧,好好活。”为了这短短五个字,为了能再次与爷爷奶奶真正“重逢”,李昆梧踏上了一条荆棘与温暖并存的路。他需行千山,渡人海,收集人间至真至纯的“暖絮”,以情为薪,点亮归途。但黑暗也随之而来。神秘的“忘忧阁”觊觎着情感的力量,欲将世间遗憾尽数抹去。故人离世的真相似乎也并非那么简单……一路上,唯有那位名叫苏怀素的女记者,用她的笔与心,默默记录着他的执着,也悄然缝补着他破碎的灵魂。这是一场以思念为灯的追寻,一段以治愈为终的旅程。当他终于行至终点,叩问南山——得到的,将是一个关于爱与放手、遗憾与圆满的终极答案。...
网文大咖“聿峃”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叩南山》,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都市小说,李昆梧昆梧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晕眩感袭来。并非身体不适,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轻微牵引。他眼前的景物恍惚了一下,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极远处石头兴奋的喊叫,以及一个老人慈祥而惊喜的回应。是刘奶奶的声音?这感觉转瞬即逝,快得抓不住...
叩南山 在线试读
石头欢天喜地的叫喊声远去了,晒谷场边又恢复了宁静,只剩下风吹过枯草的沙沙声。
李昆梧没有立刻离开。
他站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触摸那木簪时粗糙而温润的触感,胸口处的南山印也依旧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温度。
这种温度,不同于阳光的暖意,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带着一丝灵性的温热,仿佛一颗微小的心脏在他胸膛里平稳地搏动。
他下意识地抚上胸口,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那份变化。
吸收了来自石头的“暖絮”之后,南山印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同,他说不上来,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它与自己的联系似乎更紧密了一些。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晕眩感袭来。
并非身体不适,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轻微牵引。
他眼前的景物恍惚了一下,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极远处石头兴奋的喊叫,以及一个老人慈祥而惊喜的回应。
是刘奶奶的声音?
这感觉转瞬即逝,快得抓不住。
李昆梧猛地睁开眼,心跳有些加速。
是南山印带来的感知?
它能让自己模糊地感应到与“暖絮”相关者的强烈情绪?
这个发现让他既惊讶又振奋。
这枚石印的神秘面纱,正在他面前一点点揭开。
他决定去刘奶奶家看看。
既然插手了,总要知道个结果。
刚走到刘奶奶家那低矮的篱笆院墙外,他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声音。
“奶奶,您别哭呀,簪子找到了,昆梧哥帮我找到的!”
是石头着急的声音。
“哎,好,好,找到了就好……”一个苍老哽咽的声音回应着,“没……没坏吧?”
李昆梧停下脚步,透过篱笆的缝隙看去。
院子里,刘奶奶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用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那根失而复得的木簪。
阳光照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清晰的泪痕还在反光,但嘴角己经努力地向上弯着。
石头紧张地蹲在旁边,小脸满是担忧。
“就是……这儿好像有点裂了……”石头小声说,指着簪身上的那道细痕。
刘奶奶的手指精准地摸到了那道裂痕,动作顿住了,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和更深沉的痛惜,但很快又化开了。
“没事,没事……”她喃喃着,像是说给孙子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人老了,东西用久了,哪能没个磕磕碰碰……你爷爷当年雕坏了不知道多少木头,才磨出这么一根像样的……能找到,就是老天爷可怜咱了……”她小心翼翼地将木簪重新簪回花白的发髻上,仿佛戴上的不是一根普通木簪,而是一整个沉甸甸的岁月。
那一刻,她佝偻的腰背似乎都挺首了些。
李昆梧静静地站在院外,没有进去打扰。
他看到刘奶奶簪好发簪后,那抹释然与珍重的神情;也看到石头因为奶奶不再哭泣而露出的、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
嗡……胸口的南山印,在这一刻,再次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无比清晰的嗡鸣!
比之前吸收“暖絮”时的震动更低沉,更绵长,仿佛一种满足的叹息。
紧接着,两缕比之前更加纤细、却同样纯净温暖的乳白色光絮,分别从刘奶奶和石头的身上悄然飘出,如同受到无形吸引,跨越了短短的距离,没入他的胸口。
印身瞬间变得温暖,那暖意甚至透过衣物扩散开来,驱散了清晨的最后一缕寒意,让他西肢百骸都涌起一股舒适的暖流。
李昆梧下意识地按住胸口,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弥补遗憾所带来的“暖絮”,并非只在物归原主的那一刻产生。
当遗憾真正被抚平,当温暖与释然的情感在当事人心中满溢时,才会产生最纯粹、最强大的能量。
一根木簪,弥补了奶奶的念想,卸下了孙子的愧疚,连接起了三代人的情感。
这份圆满,才是南山印真正的食粮。
他没有进去邀功,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心头那片因至亲离世而冰封的荒原,似乎被这接连的暖流融化了一角,生出了一点微弱的绿意。
帮助他人,似乎……真的能治愈自己。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日头己经升高。
该回去给爷爷奶奶上最后一炷香了。
然后,他就要带着这枚越来越温暖的南山印,正式告别这个养育他的小村,去更广阔的人世间。
去寻找更多的“暖絮”,去叩问那座沉默的南山,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他的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