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文具店:结局+番外(林夏明远)全文林夏明远读无弹窗结局_ 林夏明远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山茶文具店:结局+番外)

《山茶文具店》是作者“爱吃炒叉子的灭祖”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林夏明远,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山茶文具店》是日本作家小川糸的长篇小说,以日本镰仓为背景,围绕“代笔人”这一传统职业展开。主人公雨宫鸠子继承祖母“上代”的山茶文具店,成为第十一代代笔人,为不同委托人代写书信。书中通过一封封代笔委托,串联起多样的人生故事——既有为离婚夫妇写温和通知信、为寻找生母的人代笔问询信,也有像第二章中为悼念宠物猴“权之助”写吊唁信这样的细腻情节。小说不仅展现了日本传统书信文化的雅致与仪式感,更借书信传递出人与人之间隐藏的温情、歉意、牵挂等复杂情感,文字风格细腻治愈,读来如同感受镰仓的微风,平和而有力量。...

点击阅读全文

山茶文具店

网文大咖“爱吃炒叉子的灭祖”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山茶文具店》,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现代言情,林夏明远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稿纸最后几页是空白的,只在末尾写着“未完,等一个结局”。她摩挲着空白处,突然有了个想法:把这个故事写完,连同自己经历的寻找与重逢,都融进字里行间。从那天起,林夏的生活多了项新任务。下班后,她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的暖光,一边翻看外婆的旧稿,一边回忆明远爷爷讲过的细节,一字一句往下写...

阅读精彩章节

林夏的书桌一角,如今总摆着两只山茶纹文具盒——外婆那只漆皮泛旧的,和她亲手做的那只纹路略歪的。

闲暇时,她总爱把两只盒子并在一起,指尖在相似的山茶花瓣上轻轻滑过,仿佛能触摸到两代人藏在时光里的温柔。

这天傍晚,林夏正在整理外婆留下的旧物,翻到一个蒙着灰的铁皮饼干盒。

打开时,里面没有饼干,只有一沓叠得整齐的方格稿纸,稿纸边角微微卷曲,纸上是外婆年轻时的字迹,娟秀又有力,写的竟是关于山茶文具厂的短篇故事。

故事里,女主角“阿时”在文具厂做会计,遇到了负责漆绘的“明远”,两人因一只没上色的山茶文具盒结缘——明远把没完工的盒子偷偷放在阿时的抽屉里,阿时发现后,在盒子内衬绣了朵小山茶又悄悄放回去。

看到这里,林夏猛地抬头,看向书架上的旧文具盒——内衬那朵细密的山茶,原来藏着这样的初遇。

“原来外婆早就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了。”

林夏捧着稿纸,眼眶发热。

稿纸最后几页是空白的,只在末尾写着“未完,等一个结局”。

她摩挲着空白处,突然有了个想法:把这个故事写完,连同自己经历的寻找与重逢,都融进字里行间。

从那天起,林夏的生活多了项新任务。

下班后,她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的暖光,一边翻看外婆的旧稿,一边回忆明远爷爷讲过的细节,一字一句往下写。

写到两人因家庭反对被迫分开时,她想起明远爷爷颤抖的双手;写到阿时藏起信件时,她又想起文具盒里泛黄的信笺。

写累了,她就拿出自己做的山茶文具盒,打开看看里面的工作笔记和布片。

明远爷爷的字迹里藏着当年的认真,她的绣线歪歪扭扭却满是心意,这些都成了她笔下最鲜活的素材。

一个月后,故事初稿完成。

林夏把打印好的稿子寄给明远爷爷,附上一张字条:“爷爷,这是我把您和阿时奶奶的故事写的结局,您看看,是不是您心里想的那样。”

没过几天,明远爷爷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哽咽:“夏夏,写得好,写得真好……就像我们当年真的这样走过一样。”

电话里,他还说,青溪镇要办一个“老物件故事展”,想让林夏把外婆的文具盒、他的工作笔记,还有这本写满故事的稿纸都带去参展。

展览那天,林夏带着满满一箱子旧物来到青溪镇。

展台不大,却被她布置得格外温馨:外婆的文具盒摆在中间,旁边放着工作笔记和故事稿,最外侧,是她做的那只新文具盒。

来参观的人不少,大多是镇上的老人,也有几个年轻人。

一位扎着马尾的女孩站在展台前,看了很久,最后走到林夏身边,轻声问:“姐姐,这个山茶文具盒的故事,是真的吗?”

林夏点头,把外婆和明远爷爷的故事慢慢讲给她听。

女孩听完,眼睛亮晶晶的:“太温暖了,我奶奶也有一只旧文具盒,她说那是我爷爷年轻时送她的,我一首没当回事,现在想回去好好问问她。”

看着女孩跑开的背影,林夏心里突然暖暖的。

这时,明远爷爷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山茶花,放在展台中央:“阿时喜欢花,有花在,她也能看到这热闹。”

夕阳透过展馆的窗户,洒在山茶花上,也洒在两只并排的山茶文具盒上。

林夏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旧物不会消失,它们会带着藏在里面的故事,在新的时光里,遇见愿意倾听的人,然后生出新的暖意,一首传下去。

就像这山茶,年年岁岁,总会在合适的时节,悄悄绽放。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