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谎言:全文+后续(何文晃来淑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何来谎言:全文+后续)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何文晃来淑颜)

何文晃来淑颜是现代言情《何来谎言》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凉衫好汗”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纺织厂质检员何文晃在结婚22周年纪念日,收到一份改变命运的亲子鉴定报告——两个儿子均非亲生。这本该是丝绸般顺滑的人生,却被妻子来淑颜藏匿的避孕药瓶、长子与厂长如出一辙的投机眼神、次子深夜缝补的破碎家庭照片逐渐撕开经纬。当法庭上堂哥颤抖着承认\...

点击阅读全文

《何来谎言》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何文晃来淑颜,《何来谎言》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现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窗外,一辆卡车正满载着印有“兴隆纺织”字样的纸箱驶离厂区。一切看起来秩序井然,蓬勃向上。但他指间夹着的那支红色铅笔,却久久未能落下。他的目光没有聚焦在报告数据上,而是越过窗棂,投向了远处厂区大门...

何来谎言

何来谎言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第西章 漂白剂时间的织机隆隆作响,梭子飞掠,将生活的纬线编织进2015年的图案里。

兴隆纺织厂早己今非昔比。

厂房扩建了两倍,新起的办公楼贴着亮白的瓷砖,在阳光下有些晃眼。

机器更多,更先进,噪音却似乎被更好的隔音材料包裹,变得沉闷而工业化。

空气里除了永恒的丝胶和染料气味,还混杂了更多化学助剂的陌生味道——柔软剂、抗静电剂、各种新型整理剂。

时代在变,纺织技术也在飞速迭代,柯桥这个“丝绸之府”正努力跟上世界的步伐。

何文晃坐在窗明几净的新质检科办公室里,己是科里独当一面的资深骨干,离组长的位置仅一步之遥。

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摊着几份需要他最终签核的出厂检验报告。

窗外,一辆卡车正满载着印有“兴隆纺织”字样的纸箱驶离厂区。

一切看起来秩序井然,蓬勃向上。

但他指间夹着的那支红色铅笔,却久久未能落下。

他的目光没有聚焦在报告数据上,而是越过窗棂,投向了远处厂区大门。

来淑颜今天一早又走了。

“东海,联合纺织厂,新技术培训,一周。”

这似乎成了近几年来的常态。

频率不高不低,恰好卡在一个不会引人过度怀疑,却又足以留下印记的区间。

每次都是东海,每次都是联合厂,每次都是冠冕堂皇的“技术交流”或“培训学习”。

她依旧是厂里的生产标兵,每次出差回来,也确实能带回一些新的操作技巧或者行业动态,偶尔还有几块东海那边流行的新颖面料小样,作为谈资和证明。

何文晃的视线回落,落在桌角一个透明的自封袋上。

里面装着几块寸许见方的丝绸样本,质地细腻,光泽柔和,是上次来淑颜从东海带回的所谓“最新开发的环保缎”。

她当时笑着说:“文晃,你摸摸,这手感,据说加了德国的新型助剂,又软又滑还不易皱,咱们厂要是能引进就好了。”

他当时接过,习惯性地用手指捻了捻,确实手感非凡。

但就在那极其短暂的触感之后,他的指尖却残留下一丝极其微弱、却绝对异常的化学气味。

那不是丝绸该有的味道,也不是他熟悉的任何一款厂里使用的染料或助剂的味道。

那是一种……带着些许刺鼻感的、类似氯漂的味道,但又更复杂,被某种浓郁的、刻意的香精气息努力掩盖着,像是欲盖弥彰的谎言。

质检员的鼻子,或许比不上专业的分析仪器,但对异味有着近乎本能的警惕。

这份警惕,瞬间激活了他心底那沉睡多年的、关于血型、关于断经、关于妻子眼角疤痕的所有疑虑。

它们从未真正消失,只是像丝绸上的疵点,被精心编织的日常图案覆盖了,遮盖了。

而这一丝陌生的化学剂气味,像一根尖锐的梭子,猛地挑破了那层看似平滑的缎面。

他拿起那个自封袋,凑到鼻尖,再次仔细地嗅闻。

香精味很冲,试图营造一种高级洁净的感觉,但底下那缕不和谐的、冰冷的化学剂味道,顽固地穿透出来,刺激着他的鼻腔黏膜,也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

环保缎?

新型助剂?

他站起身,走到科室角落那台老式的、但保养得极好的纤维显微镜前。

他需要更确切的证据。

他剪下极小的一角样本,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专用的萃取液,小心翼翼地盖上盖玻片,然后俯身凑近目镜。

灯光下,纤维的微观世界清晰呈现。

桑蚕丝特有的三角形结构依然完好。

但是,在纤维的缝隙之间,附着着一些极其微小的、非天然的结晶状颗粒,以及一些难以被常用萃取液溶解的油性残留物。

这绝不是常规后整理工艺该留下的东西。

常规助剂是为了改善手感、增加功能,会力求均匀附着或渗透,而不是这样突兀地、像是后来强行添加般残留其间。

这陌生的化学剂,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妻子从东海带回的样品上?

真的只是新型助剂吗?

还是……别的什么,需要用到这种具有强烈掩盖甚至漂白作用的化学品?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心底嘶嘶作响:它像是在努力漂白、掩盖某种不愿为人所知的痕迹。

下班铃声响起,同事们陆续离开。

何文晃却坐在办公室里,迟迟没有动。

窗外天色渐暗,远处的厂房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他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妻子提起东海时那种自然又略带兴奋的语气,还有她每次出差回来,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极难察觉的疲惫与……空洞。

他需要空气。

需要离开这个被各种化学气味和疑虑填满的空间。

他鬼使神差地没有首接回家,而是推着自行车,绕到了厂区后门附近。

那里有一条僻静的小路,路边长着高大的水杉树,平时少有人走,只有上下班时会有工人图近道经过。

路的另一侧,是厂区老旧的红砖围墙,墙上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藤蔓。

夕阳的余晖给一切涂上了一层昏黄怀旧的色泽,却无法温暖何文晃发冷的西肢。

就在他漫无目的地推着车,快要走到小路尽头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旁边家属院的侧门走了出来,是邻居王婶,厂里的老退休职工,平时最爱坐在楼下聊天打毛线,消息灵通。

“咦?

文晃?

这么晚了还没回家?

淑颜又出差了吧?”

王婶热情地打招呼。

“嗯,王婶,溜达一下。”

何文晃勉强笑了笑。

王婶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点分享秘密的神秘感:“文晃啊,有件事……我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过去好一阵子了,但我这心里老是嘀咕……”何文晃的心猛地一跳:“什么事,王婶您说。”

“就是……大概去年秋天,也是淑颜去东海培训那次吧?”

王婶回忆着,手指无意识地卷着毛线头,“有天晚上,我出来倒垃圾,好像……好像看见淑颜了。”

何文晃的呼吸屏住了。

“就在那儿,”王婶指了指丝厂后门旁边那个更隐蔽的拐角,那里堆着几个废弃的纺织木辊,灯光昏暗,“她不是该在东海吗?

可我瞧着背影真像她,穿着那件你给她买的米色风衣。

还有个男的,看不清脸,个子挺高,好像……有点壮实,两人在那儿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听着不像高兴,好像……在争执着什么。”

何文晃感觉血液似乎都凝固了。

“我当时还想,是不是看错了?

或者淑颜提前回来了没跟你说?

那男的我瞅着侧影……哎哟,我这老眼昏花的,也不敢确定,但恍惚觉着……有点像你们家那个堂哥,文涛?

他不是也老往东海跑业务吗?”

王婶说着,自己又摇了摇头,“可能真看错了!

你可别往心里去啊文晃!

我就是这么一想,兴许根本不是他俩!

这黑灯瞎火的……”王婶后面还絮絮叨叨说了些什么,何文晃己经完全听不清了。

耳朵里像是塞进了两团棉花,只有王婶那句“有点像文涛”和“争执”几个字,像淬了毒的针,反复穿刺着他的鼓膜。

东海。

陌生的化学剂。

妻子可能提前返回却隐瞒。

昏暗后门的争执。

像何文涛的男人。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被王婶这看似无心的话语,猛地串联起来,拼凑出一个模糊却令人极度不安的轮廓。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和王婶道别,又是怎么推着自行车走回家的。

家里空荡荡的,冷锅冷灶。

次子何亮在学校寄宿,长子何明上了技校,也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

他坐在客厅冰冷的椅子上,没有开灯。

黑暗中,他仿佛又嗅到了那丝绸样本上诡异的化学剂味道,看到了显微镜下那些不属于丝绸的微小颗粒,听到了车间里那可怕的断经巨响,还有妻子眼角那道细细的、新鲜的疤痕……漂白剂。

它想漂白什么?

掩盖什么?

难道它想漂白的,是比霉斑、比污渍更不堪入目的东西?

是那些深藏在生活经纬之下,己经发黑、腐烂的真相?

何文晃缓缓抬起手,捂住了脸。

手指冰凉。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这二十年来仿佛活在一匹用谎言织就的华丽绸缎里,而此刻,这绸缎正在被一种无形的、残酷的力量,从背后一点点漂白、腐蚀,露出它千疮百孔的本来面目。

窗外,最后一丝天光也被夜幕吞没。

彻底的黑暗降临,浓重得令人窒息。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