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阙春》是作者“情深屿眠眠”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小说推荐,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季晚晴宋秋阑,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他为她 藏起半世牵挂,北境风霜里护着她绣的平安结,临终前以身挡箭,将最后一眼留在她窗前的方向。她为他 守着满院玉兰,深闺屏后数着他迟来的家书,把未说的心意缝进披风,最终随那半朵玉兰砚,停在未完成的春天。 江南世家子弟宋秋阑与名医之女季晚晴,自幼受礼教相隔,只在年节偶遇、尺素传书中藏着隐晦牵挂。北境告急,宋秋阑从军北上,四年间凭书信互寄平安,将思念裹在“世交之谊”里。归乡前夜,他遇刺客偷袭,为护她所在的巷口舍身挡箭;她在屏后闻其死讯,三日后随他而去,留下未绣完的玉兰、半朵砚台花,终成一场未圆的春。...
小说推荐《半阙春》,主角分别是季晚晴宋秋阑,作者“情深屿眠眠”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话音刚落,院外传来叩门声。青禾笑着去应门,不多时便捧着那本蓝布封皮的书进来“姑娘猜得没错,真是宋公子让送的,说是请您过目。”书是本《楚辞》,正是季晚晴前几日在父亲书房念叨过想看的版本。她翻开扉页,忽见夹着张折叠的素笺,展开一看,竟是片压平的玉兰花瓣,花瓣背面用淡墨写着行小字:“昨日拾得槐叶,见有墨...
在线试读
晨露未晞时,季晚晴便被青禾的轻笑声吵醒。
“姑娘快瞧,宋府小厮又在巷口徘徊呢,手里还捧着本书,瞧着像是在等谁。”
她披了件外衣走到窗边,果然见宋家那小厮背着书箧,手里捧着本蓝布封皮的书,正对着季府的方向探头探脑。
巷口的玉兰花瓣落了一地,被晨露浸得发亮,倒像是谁铺了层碎玉。
“他这是……在等我?”
季晚晴指尖按着窗棂,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青禾替她梳着发,打趣道:“许是来讨回那片槐树叶的?
毕竟是沾了宋公子墨痕的东西,说不定是宝贝呢。”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叩门声。
青禾笑着去应门,不多时便捧着那本蓝布封皮的书进来“姑娘猜得没错,真是宋公子让送的,说是请您过目。”
书是本《楚辞》,正是季晚晴前几日在父亲书房念叨过想看的版本。
她翻开扉页,忽见夹着张折叠的素笺,展开一看,竟是片压平的玉兰花瓣,花瓣背面用淡墨写着行小字:“昨日拾得槐叶,见有墨痕,似是姑娘手笔?”
字迹清劲,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墨点,竟与她那日临帖时滴在纸上的墨渍有几分相似。
季晚晴捏着花瓣的手指微微收紧,耳尖泛起热意。
她忽然想起青禾说的“宋公子用槐树叶压书”,想来是他发现树叶上的墨痕像她的字,才特意寻了这本《楚辞》来问。
“青禾,替我取张素笺来。”
她走到书桌前,砚台里的墨还是昨日磨的,浓淡正好。
笔尖悬在纸上片刻,她终于写下:“槐叶墨痕非我所书,然见之似有眼熟。
公子若喜此叶,晚晴可寻些新叶相赠。”
写完又觉不妥,添了句“附玉兰一片,谢公子赠书”,才将笺纸与自己前日捡的半朵玉兰一并夹回书中。
小厮接过书时,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我家公子说,若姑娘有暇,明日午后书院旁的茶寮,他可将《兵法》借与姑娘一观。”
季晚晴心头猛地一跳,低头应了声“知道了”,转身时裙摆扫过门槛,带起些微尘。
回到房中,她将宋秋阑送的玉兰花瓣夹进妆匣底层,与自己那半朵凑成完整的一朵。
晨光透过窗纸照在花瓣上,纤毫毕现,竟像是用巷里的风与露,细细绣成的心事。
砚台里的墨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季晚晴忽然觉得,那些藏在字里、叶上、花瓣间的痕迹,原不是她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就像这晨露沾湿的玉兰,看似各自飘零,却在同一片巷陌里,悄悄共享着同一段光阴。
日头渐渐升高,巷子里的晨露被晒得半干,玉兰花瓣边缘卷了些微焦,倒像是被谁不小心碰了墨的宣纸。
青禾端来一碟新蒸的桂花糕,正是那日宋秋阑递与乞儿的张记点心,“方才我去买糕,听张掌柜说,宋公子今早特意去他那儿,把昨日小厮撞坏的糕点全买下来了,还说‘物虽微,不可轻’。”
季晚晴捏起一块桂花糕,入口的甜香混着脑海里他低头包糕点的模样,竟让舌尖泛起些微麻。
她忽然想起《楚辞》里“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句子,原来有些心意,就像这巷里的花草,不必明说,风自会传香。
季晚晴抬眼看向铜镜,镜中人鬓边玉兰簪闪着微光,脸颊的红晕还未褪尽。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吹得书页哗哗作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
她望向巷口,只有满地玉兰花瓣被风卷着打转,其中一片竟首首扑到窗纸上,像极了昨日他递来的那片花瓣,带着说不出的执拗。
离明日午后还有整整一日,可季晚晴觉得,砚台里的墨似是等不及了,正顺着笔尖的方向,悄悄往书院旁的茶寮漫去。
就像她此刻的心思,原想藏在字里叶间,却终究抵不过这穿巷的风,要往那有墨香、有书香、还有他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