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平行篮途:从CBA到NBA的传》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林峰王强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木勺儿”,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带着2023年的篮球记忆,林峰穿越到2010年的平行世界,成了天赋平平的高中生。 他用未来战术横扫高中赛场,靠“魔球理论”在CBA逆袭,以二轮秀身份登陆NBA,从替补席打到全明星,用三分与预判对抗偏见,用汗水改写黄种人后卫的上限。 从江州三中的生锈篮筐到NBA总冠军奖杯,从被质疑“只会靠运气”到入选名人堂——他的传奇,从来不是靠预知未来,而是每一次持球时,都敢赌上全部去创造未来。...
小说《平行篮途:从CBA到NBA的传》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木勺儿”,主要人物有林峰王强,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听说了吗?省队青年队的人要来观赛。”孙浩一边系鞋带一边说,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要是能被选上,就能打职业了!”林峰手里的篮球转得飞快,指尖传来熟悉的摩擦力。他知道省队青年队——这个平行世界里,他们的选材标准比记忆中更严苛,几乎只看身高和弹跳,像他这种“小后卫”,大概率连试训机会都捞不到。“别分心...
平行篮途:从CBA到NBA的传 精彩章节试读
市半决赛的逆转像颗石子投进死水,江州三中的篮球馆突然热闹起来。
有其他学校的教练来蹭训练课,连校刊记者都扛着相机蹲在场边,镜头总往林峰身上瞟。
“听说了吗?
省队青年队的人要来观赛。”
孙浩一边系鞋带一边说,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要是能被选上,就能打职业了!”
林峰手里的篮球转得飞快,指尖传来熟悉的摩擦力。
他知道省队青年队——这个平行世界里,他们的选材标准比记忆中更严苛,几乎只看身高和弹跳,像他这种“小后卫”,大概率连试训机会都捞不到。
“别分心。”
王强的声音从场边传来,手里捏着张新画的战术纸,“今天练‘1-3-1’联防,针对下一场的对手。”
下一场是市决赛,对手是城南中学,队里有个2米05的中锋,据说己经收到了CBA球队的试训邀请。
王强这几天熬得眼睛通红,战术纸改了又改,铅笔印在纸上叠成厚厚的灰黑色。
训练到后半段,王强把主力叫到一起,铺开战术纸:“决赛重点防他们的中锋,林峰你……”他顿了顿,笔尖在纸上点了点,“你负责绕前防守,别让他轻松接球。”
林峰盯着战术纸,眉头慢慢皱起来。
城南中学的中锋看着壮实,其实下盘不稳,最怕的是身后顶防,绕前防守反而给了他空切的机会——这是2012年某场CBA季后赛里,一个被淘汰的球队用过的失败战术。
“教练,”他忍不住开口,“我觉得绕前不太好,不如……你觉得?”
王强把战术纸往回收了收,语气冷下来,“你才打了几场像样的球?
知道什么叫专业吗?”
赵磊在旁边嗤笑一声:“就是,别以为赢了一场就当自己是教练了,老老实实执行命令。”
林峰抿了抿嘴,没再说话。
他知道争辩没用,在这个年代的篮球圈,教练的权威像铜墙铁壁,尤其是王强这种从省队退下来的“老派”,最讨厌球员质疑战术。
训练结束后,大家都走了,林峰还在球馆里练投篮。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个孤单的感叹号。
“还没走?”
王强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个保温杯,热气从盖子缝里冒出来。
林峰停下动作,转过身。
王强走过来,往地上扔了瓶矿泉水:“省队的人后天来,想看决赛。”
他顿了顿,声音放软了点,“我知道你脑子活,但有些东西,得按规矩来。”
“规矩不一定对。”
林峰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城南的中锋……够了!”
王强突然提高声音,保温杯重重磕在地板上,“我当球员的时候,你还没生呢!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他指着墙上的奖状,“这些荣誉,哪一个是靠‘小聪明’得来的?”
林峰看着那些泛黄的奖状,突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纪录片——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篮球,靠的就是死磕身体、硬拼防守,三分球只是偶尔的点缀。
王强的固执,其实是那个时代刻在骨子里的烙印。
“明天加练,五点。”
王强捡起保温杯,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又停下,“别迟到。”
第二天凌晨五点,天还没亮透,球馆的灯却己经亮了。
王强背着手站在篮架下,地上铺着张新的战术纸,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红笔箭头。
“过来。”
他招了招手。
林峰走过去,看见战术纸上的“绕前防守”被改成了“后顶+侧滑”,正是他昨天想说的防守方式。
“这是……我问了老战友,”王强别过脸,耳根有点红,“他说现在南方球队都用这招防大中锋。”
他用脚尖碾了碾地上的粉笔灰,“昨天的话,重了点。”
林峰突然笑了。
他蹲下身,拿起笔在战术纸上添了几笔:“如果他们中锋往外拉呢?
孙浩可以补位,赵磊回篮下……”王强凑过来看,眉头一点点舒展,最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有点东西。”
那天的加练,没有争吵,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篮球撞击地板的咚咚声。
天色从墨蓝变成鱼肚白,又慢慢染上朝霞,战术纸上的箭头越来越密,像一张正在织的网。
决赛当天,体育馆座无虚席。
省队青年队的教练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场上。
城南中学的中锋果然如林峰所料,几次试图空切都被赵磊顶了回去,往外拉又被孙浩缠住,半场只得了4分。
而林峰像个精准的导航仪,总能把球送到最舒服的位置,第三节还剩两分钟时,他一记西分线超远三分命中,把比分拉开到15分。
看台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省队的教练抬起头,在笔记本上写下“林峰”两个字,后面画了个问号。
最后两分钟,城南中学突然变阵,全场紧逼。
林峰运球时被两人夹击,球差点脱手,他下意识地把球往天上一抛——不是传给谁,更像是本能反应。
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在这时,孙浩像道闪电从斜刺里冲出来,在空中接住球,顺势上篮得分。
终场哨响。
队友们疯了一样冲过来,把林峰和孙浩抛向空中。
王强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战术纸,指节发白。
等他松开手时,纸己经被汗水浸透,边缘碎成了细小的纸屑。
颁奖仪式上,林峰接过冠军奖杯,余光瞥见省队教练正和王强说话,两人的手指都指向他。
他知道,这尊奖杯不是终点。
就像王强悄悄改变的战术,就像省队教练笔记本上的那个问号,有些东西,正在慢慢松动、发芽。
而他的篮球之路,才刚刚跨过第一个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