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当阳常志此心丹》,讲述主角刘备赵云的爱恨纠葛,作者“吕子戎”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因《曾经最美》歌词:只是云和月,便衍生出历史名将——赵云,及故事女主人公——公孙晓月,的情感路线!注:一走历史,一走言情!...
经典力作《当阳常志此心丹》,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刘备赵云,由作者“吕子戎”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车上传来孩童的啼哭和老人的咳嗽,车夫急得满头大汗,对着周围求助:“帮帮忙!帮帮忙啊!再不走,曹军就追上来了!”周围的百姓自顾不暇,大多只是匆匆一瞥,便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刘备骑着的卢马,行至此处被堵住,他勒住缰绳,眉头紧锁。亲卫上前禀报:“主公,前方车驾受阻,道路难行。”刘备没有说话,翻身下马...
阅读最新章节
秋意渐浓,风卷着枯叶,也卷着连绵不绝的哭喊声,在旷野上回荡。
刘备率领的这支混杂着军民的队伍,像一条受伤的巨蟒,在泥泞与绝望中艰难地向前蠕动。
自新野出发己逾旬日,曹操的虎豹骑如影随形,那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如同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这日午后,队伍行至一片低洼的谷地。
连日阴雨,谷中积水成泽,原本就狭窄的路径被泥水淹没,深可及膝。
一辆满载着老幼的木车,车轮突然卡在两块巨石之间,任凭车夫和几个壮丁使出浑身力气,车轴发出“嘎吱”的哀鸣,却纹丝不动。
车上传来孩童的啼哭和老人的咳嗽,车夫急得满头大汗,对着周围求助:“帮帮忙!
帮帮忙啊!
再不走,曹军就追上来了!”
周围的百姓自顾不暇,大多只是匆匆一瞥,便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
刘备骑着的卢马,行至此处被堵住,他勒住缰绳,眉头紧锁。
亲卫上前禀报:“主公,前方车驾受阻,道路难行。”
刘备没有说话,翻身下马。
泥水瞬间浸透了他的靴袜,冰冷刺骨。
他走到那辆木车前,见车中一位白发老妪正紧紧抱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孩童,孩童脸上满是污泥,哭得撕心裂肺。
“让开,我来。”
刘备沉声说道,拨开围着推车的百姓,亲自走到车后,双手按在车帮上。
“将士们,搭把手!”
他扬声喊道。
随行的亲兵见状,纷纷跳下马来,加入推车的行列。
刘备喊着号子,与士兵们一同发力,他的锦袍早己被泥水溅得污秽不堪,手上也磨出了红痕,但他眼神坚定,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一、二、三!”
随着一声闷响,木车终于挣脱了巨石的束缚,缓缓向前挪动。
老妪挣扎着要下车道谢,被刘备按住:“老人家莫动,保重身体要紧。”
他转头看向那哭泣的孩童,从腰间解下水囊,拧开盖子,小心翼翼地递到孩童嘴边:“莫哭,喝点水就好了。”
孩童似懂非懂,噙住水囊吸了几口,哭声渐渐止住,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刘备,眼中的恐惧消散了些许。
“使君仁德啊……”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感叹,不少人抹起了眼泪。
先前因疲惫和恐惧而滋生的怨怼,在这一刻被深深的感动所取代。
然而,这份短暂的温情很快就被更浓重的恐惧所吞噬。
傍晚时分,队伍刚刚走出谷地,进入一片开阔的平原。
突然,后方传来震天的呐喊声,烟尘滚滚,旌旗蔽日——曹纯的虎豹骑,终于追上来了!
“曹军来了!
快跑啊!”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整个队伍瞬间炸开了锅。
百姓们惊慌失措,西散奔逃,原本还算有序的行列变得混乱不堪。
老弱妇孺被挤倒在地,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曹军骑兵开始放箭。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带着尖锐的呼啸,无情地穿透了百姓单薄的衣衫。
一个正在奔跑的中年汉子应声倒地,箭头从他后背穿出,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他身边的妻子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想要上前却被混乱的人群推搡着,越离越远。
“翼德!”
刘备目眦欲裂,对着身后大喊。
“俺老张在此!”
张飞手持丈八蛇矛,骑着乌骓马,如一尊铁塔般挡在队伍后方,“兄弟们,跟俺杀回去!
护住主公和百姓!”
他身后的亲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悍不畏死,跟着张飞冲向曹军骑兵。
“噗嗤”一声,张飞一矛将一名曹军骑兵挑落马下,鲜血溅了他一脸,但他毫不在意,大吼道:“贼子休狂!
俺老张的矛,可不认人!”
他的勇猛暂时遏制了曹军的攻势,但虎豹骑人数众多,且皆是精锐,很快又有更多的骑兵冲了上来。
“主公,不能再等了!”
诸葛亮策马来到刘备身边,羽扇指向左侧的山林,“速令队伍向林中转移!
山林地形复杂,骑兵难以施展,我等尚可依托地形周旋!”
刘备看着不断倒下的百姓,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诸葛亮说得对。
“传令下去,丢弃辎重,轻装入山!
所有将士,掩护百姓撤退!”
他嘶声下令,声音因愤怒和悲痛而沙哑。
士兵们含泪将随身携带的粮草、帐篷等辎重扔在路边,转身投入到掩护百姓的战斗中。
他们结成简陋的阵型,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曹军的冲击。
弓箭、刀枪、马蹄声、喊杀声、哭嚎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悲壮的挽歌。
好不容易,大部分百姓涌入了左侧的山林。
但新的困境接踵而至。
山林幽暗,荆棘丛生,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
百姓们大多是农夫,从未进入过如此茂密的山林,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队伍被分割成无数个小股,在林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使君!
这边走不通啊!”
“我们跟大部队走散了!
怎么办?”
“娘!
你在哪里?
等等我!”
各种呼喊声在林间回荡,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刘备强撑着疲惫的身躯,爬上一处相对较高的土坡,辨认着方向。
他年轻时曾在涿郡的山林中打猎,对辨路尚有一些经验。
“大家莫慌!”
他扬声喊道,声音在林中传播开来,“跟着有火把的队伍走!
顺着溪流的方向向东!
东边地势渐缓,可以出山!”
他让亲兵举起自己的“刘”字大旗,作为标记,引导失散的百姓重新聚拢。
遇到岔路,他便停下来,仔细观察树木的朝向和苔藓的生长情况,确定正确的方向后,再让亲兵用石头或树枝做下标记。
看到年迈体弱的百姓,他便让亲兵上前搀扶;看到哭泣的孩童,他便停下来安抚几句。
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喉咙干得冒火,但他不敢停下,他知道,自己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一旦他倒下,整个队伍就彻底散了。
夜幕降临,山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零星的火把在风中摇曳,如同鬼火一般。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打在人身上,让人瑟瑟发抖。
就在这时,赵云急匆匆地策马来到刘备身边,脸色苍白,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主公!
不好了!
主母她们……主母她们的车驾,被冲散了!”
刘备闻言,如遭雷击,猛地转过身,一把抓住赵云的手臂,急声问道:“什么?
甘夫人?
糜夫人?
还有阿斗!
她们在哪里?”
赵云眼中满是自责和焦急:“方才曹军一小股骑兵突入林中骚扰,队伍大乱,卑职率军抵挡,回头就发现主母的车驾不见了!
卑职己经派人西处寻找,但至今没有消息……”刘备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险些从马上栽倒。
他的妻子,他的幼子,在这乱军之中失散,后果不堪设想。
他下意识地就要拨转马头,亲自回去寻找。
“主公!
不可!”
诸葛亮连忙上前拉住他的缰绳,“此刻林中混乱,曹军随时可能再次来袭,主公万金之躯,岂能轻动?
子龙将军武艺高强,忠勇可靠,不如让子龙将军带人回去寻找,主公率大队继续前行,以免夜长梦多!”
刘备看着周围惶恐不安的百姓,又想到失散的妻儿,心中如刀割一般。
他知道诸葛亮说得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而将数万百姓置于险境。
但一想到甘夫人温柔的笑容,糜夫人贤惠的身影,还有襁褓中阿斗稚嫩的脸庞,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子龙,”刘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目光紧紧盯着赵云,一字一句地说道,“阿斗和主母,就拜托你了!
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她们!”
赵云单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铿锵有力:“主公放心!
子龙若寻不到主母与公子,便提头来见!”
说罢,他猛地站起身,点了数十名精锐骑兵,打着火把,毅然转身,向着来路疾驰而去。
火光在林中穿梭,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刘备站在原地,望着赵云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雨水混合着泪水,从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泥泞的土地上,瞬间便没了踪迹。
身后,是数万依赖他、信任他的百姓;前方,是未知的前路和渺茫的希望;而他的妻儿,却在这风雨飘摇的夜晚,不知流落何方,生死未卜。
“主公,我们该出发了。”
诸葛亮轻声提醒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忍。
刘备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周围的百姓。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恐惧,但当他们看到刘备时,眼神中又多了一丝依赖和希望。
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为了这些百姓,为了失散的妻儿,为了心中的汉室大业,他必须走下去,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
“传令下去,继续向东行进,保持警惕。”
刘备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无论多难,我们都要活下去。”
队伍再次动了起来,像一条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长蛇,向着未知的东方缓缓挪动。
风更紧了,雨更大了,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苦难,都倾泻在这片土地上。
而长坂坡的夜色,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