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之道》是作者 “云山的夙愿”的倾心著作,沈砚之灵汐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修仙界流传着“忘川道”的传说:若能找到忘川河畔的“记川石”,以自身“三魂七魄”为引,可逆转一次因果。但代价是——每逆转一件事,就会永久遗忘与之相关的一段记忆,且被逆转的因果会以更残酷的方式“补位”。...
《忘川之道》,是作者大大“云山的夙愿”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沈砚之灵汐。小说精彩内容概述:桌上的药臼里,还残留着研磨了一半的草药;墙上挂着的那把短剑,是他送给她的及笄礼,剑穗己经磨得发白;床底下,藏着一坛她偷偷酿的桂花酒,说是要等他结丹时开封……沈砚之坐在床边,摸着那坛酒,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恨自己的无能。如果他修为再高一点,如果他没有只顾着翻找典籍,如果他能早点发现玄阴谷的阴谋…...
免费试读
灵汐的葬礼办得很潦草。
青岚宗伤亡惨重,活着的人都在忙着处理尸体和修补阵法,没人有精力为一个死去的内门弟子多费心思。
沈砚之亲手挖了坑,亲手将那口薄薄的木棺放进去,动作机械得像个木偶。
下葬那天,天阴沉沉的,飘着细雨。
灵汐的药篓被随意地扔在坟头,里面还有她没来得及处理的艾草,被雨水打湿,蔫蔫地贴在竹篾上。
沈砚之蹲下身,把艾草一根根捡起来,放进怀里焐着,首到它们被体温烘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是她最喜欢的味道。
他把自己关在灵汐生前住的房间里,这里还保留着她的气息。
桌上的药臼里,还残留着研磨了一半的草药;墙上挂着的那把短剑,是他送给她的及笄礼,剑穗己经磨得发白;床底下,藏着一坛她偷偷酿的桂花酒,说是要等他结丹时开封……沈砚之坐在床边,摸着那坛酒,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他恨自己的无能。
如果他修为再高一点,如果他没有只顾着翻找典籍,如果他能早点发现玄阴谷的阴谋……“师兄,别哭。”
一个极轻、极模糊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像是风吹过窗棂的声音,又像是灵汐在他耳边低语。
沈砚之猛地抬头,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那枚玉佩在胸口微微发烫。
是错觉吗?
他拿出玉佩,放在掌心仔细看。
玉佩还是那枚普通的玉佩,只是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极淡的纹路,像是……一片花瓣?
他用指尖蹭了蹭,纹路没有消失,反而似乎更清晰了些。
“小汐?”
他试探着轻唤,玉佩的颤动竟变得急促起来,像是在回应。
沈砚之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想起小时候听杂役说过,藏经阁最顶层藏着一本疯癫长老留下的《幽冥异志》,里面记载着些“逆天而行”的法子。
他几乎是跑着冲向藏经阁的。
顶层积满了灰尘,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砚之在角落里找到了那本线装古籍,书页大多己经霉变,唯有中间几页异常平整,像是被人反复翻阅过。
上面用朱砂写着一行狂草:“忘川之畔,记川石立,以魂为引,可逆因果。”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墨迹极淡:“代价者,心头最暖处也。”
忘川?
记川石?
逆转因果?
沈砚之的呼吸急促起来。
他抱着古籍冲出藏经阁,迎面撞上了负责看守灵堂的玄尘长老。
长老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叹了口气:“砚之,生死有命,莫要执念太深。”
“若命能改呢?”
沈砚之盯着他,“长老可知忘川道?”
玄尘长老的脸色骤变,厉声呵斥:“胡闹!
那是冥界禁忌!
百年前疯长老就是为了寻它,才落得魂飞魄散的下场!
逆转因果,必遭天谴!”
“天谴?”
沈砚之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我连她都护不住,还怕什么天谴。”
他转身就走,没看见玄尘长老望着他背影的复杂眼神,更没看见长老袖中那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守川”二字,此刻正发出幽幽的光,与沈砚之胸口的玉佩遥相呼应。
沈砚之回到房间,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忘川的线索全都写在纸上。
《幽冥异志》里只提了一句“忘川在人间与冥界的交界,以‘无妄冰原’为界”,疯长老的批注里画了一张残缺的地图,标注着“断尘关幽冥沼泽”等几个地名。
他开始收拾行囊。
一件破旧的法袍,一把卷刃的长剑,灵汐留下的艾草,还有那枚藏着残魂的玉佩。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去向,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去为灵汐寻“往生净土”。
离开青岚宗的那天,天刚蒙蒙亮。
沈砚之最后看了一眼那座熟悉的山门,看了一眼灵汐的坟头,握紧了胸口的玉佩。
“小汐,等我。”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玄尘长老站在山门前,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
长老从袖中拿出那枚“守川”令牌,指尖在上面摩挲着,低声道:“疯师兄,你说的‘变数’,就是他吗?”
令牌没有回应,只有风从山谷里穿过,发出呜咽般的响声,像是谁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