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雪未消》内容精彩,“野火烧茶”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沈砚陆野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胡同雪未消》内容概括:槐花落时酿的蜜,梅花开时写的信,藏着两代人没画完的句号。老胡同的槐花宴上,沈砚翻到祖父阿砚的日记,字里行间都是对北方的牵挂;陆野拾得褪色老照片,沈师父与阿砚隔着半尺的距离,像道没缝补的疤。他们带着一罐槐蜜南下,在听雪舫的砖缝里找到未寄完的信,在枇杷树下挖出没腌透的梅——原来那些被时光困住的约定,从不是终点。接下来的路,还要替阿砚摸一摸南方的梅枝,把《双梅图》的南北枝连起来,让跨世的手在新的故事里真正交握。毕竟,所有没说尽的话、没走完的路,终会在梅香与槐甜里慢慢舒展,直到遗憾落地,温暖生根。...
小说推荐《胡同雪未消》是作者““野火烧茶”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沈砚陆野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相册页角卷着毛边,显然被翻过无数次。第三页贴着张泛黄的Polaroid照片,拍的是雪天的胡同口——灰布衫老人正弯腰扫雪,竹扫帚扬起的雪沫子在镜头前凝成白雾,他身后的腊梅树缀满花苞,枝桠上的雪被阳光照得发亮,像撒了把碎钻。“去年拍的。”陆野的指腹蹭过照片里老人的肩头,“那天我蹲在槐树上画速写,看见他...
阅读最新章节
陆野回来时,裤脚沾着新雪,怀里揣着个牛皮相册,塑料封皮被冻得发脆。
他单脚蹦到修复台前,把相册往沈砚面前一推,指尖因为用力泛白:“你看第三页。”
相册页角卷着毛边,显然被翻过无数次。
第三页贴着张泛黄的 Polaroid 照片,拍的是雪天的胡同口——灰布衫老人正弯腰扫雪,竹扫帚扬起的雪沫子在镜头前凝成白雾,他身后的腊梅树缀满花苞,枝桠上的雪被阳光照得发亮,像撒了把碎钻。
“去年拍的。”
陆野的指腹蹭过照片里老人的肩头,“那天我蹲在槐树上画速写,看见他站着不动,雪落满了后背也不拍,就盯着腊梅树笑。”
沈砚的指尖落在照片边缘。
相纸边缘的日期被磨得模糊,依稀能认出是“腊月初七”——祖父走的那天,也是腊月初七。
他忽然想起,那天清晨去医院前,自己在工作室的窗台上摆了瓶腊梅,是头天从胡同口折的,想让祖父醒来看见。
“他在等花开。”
沈砚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散照片里的雪,“祖父说,腊梅要等最冷的雪,才肯把香味憋得最浓。”
陆野突然从相册夹层抽出张素描。
画的是同一棵腊梅树,只是树下多了个少年——穿洗得发白的校服,仰头望花苞,手里攥着个玻璃罐,罐口沾着圈蜂蜜渍。
“这是十年前的你吧?”
陆野戳戳画中少年的发顶,“我问过胡同里的张奶奶,她说沈老师小时候总在腊梅树下转圈,盼着花落进罐子里。”
画中的少年眉眼弯弯,和此刻沈砚垂眸时的弧度重合。
沈砚的喉结动了动,那年他十岁,祖父刚教他熬槐花蜜,说“等腊梅开了,泡瓶梅蜜给你润嗓子”。
他守了整月,首到腊梅落尽,罐子里只接住三片花瓣,却甜了整个冬天。
“张奶奶还说,”陆野翻到相册最后一页,是张他和老人的合影,老人举着他的速写本,笑得露出牙床,“你祖父总夸你‘修书像绣花,连糨糊都调得比蜜甜’。”
沈砚的睫毛上落了点光,像沾了没化的雪。
他想起昨夜陆野画本里的自己,鬓角的雪成了永恒;想起药箱里的獾油,祖父的字迹在纸上发皱;想起此刻照片里的雪光,正和记忆里的腊梅香缠在一起。
陆野突然起身,把相册往沈砚怀里一塞:“这相册放你这。”
他拍拍画框,“我画完胡同全景,就差个收尾——得有你在修复台前的样子,才叫圆满。”
窗外的积雪开始融化,水珠顺着房檐往下滴,敲在青石板上,像在数着时光的刻度。
沈砚翻开相册第一页,是陆野的字迹:“胡同的故事,要两个人一起写才暖。”
他望向正在收拾画具的陆野,对方单腿站着,重心不稳时就往修复台边靠,发梢的雪水落在台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像幅未干的画。
原来有些相遇,不是雪撞开门,是时光早就在古籍里、画纸上、照片的雪光里,埋下了千万个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