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寒刃惊秋录》,由网络作家“柜明”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陆昭临陈玄策,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部古代破案悬疑武侠小说,以明朝为背景,融合官府与江湖的错综复杂,构建一个充满权谋、恩怨与江湖侠义的故事。以下是小说的开篇部分,后续情节将围绕连环血案展开,逐步揭开一段跨越十年的江湖秘辛与朝堂阴云。...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寒刃惊秋录》,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陆昭临陈玄策,故事精彩剧情为:”老仆突然转身,露出左腕三道墨色刺青,正是梅花坞“墨卫”的标记,“三日前,拙政园的水池里漂着半幅《快雪时晴帖》,墨色里渗着鹤顶红——严党的‘墨面人’,己经来了。”二、假山阵里的墨面人绕过“与谁同坐”轩时,第一波袭击来自九座假山。顾沉舟听见衣袂破风之声,本能将陈玄霜扯进假山洞,寒刃出鞘的瞬间,三道墨色...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一、夜雨叩门惊客梦苏州城的雨丝比金陵更绵,像浸了墨的蚕丝。
顾沉舟的青衫在拙政园西角门被勾住半片布帛,露出内里绣着的五瓣梅花——那是陈玄霜在马车上用自己的裙角缝的,针脚间藏着极细的墨线,正是梅花坞“传音入密”的暗号。
“三更天开侧门的,除了梅花坞的人,便是黄泉的鬼。”
门后传来算盘珠子响,应门的老仆佝偻着背,手中铜灯刻着缺瓣梅花,“楚墨师兄临死前,可曾说过‘见山不是山’?”
陈玄霜的指尖骤然掐入掌心:“见水不是水,见墨不是墨。”
这是梅花坞弟子确认身份的暗语,当年楚墨教她时,总说最后一句该是“见血不是血”。
老仆推开木门,门轴转动声里混着机括轻响,十二盏琉璃灯应声而亮,照出园内假山如墨笔勾勒的折枝梅。
“跟紧了,顾大人。”
老仆突然转身,露出左腕三道墨色刺青,正是梅花坞“墨卫”的标记,“三日前,拙政园的水池里漂着半幅《快雪时晴帖》,墨色里渗着鹤顶红——严党的‘墨面人’,己经来了。”
二、假山阵里的墨面人绕过“与谁同坐”轩时,第一波袭击来自九座假山。
顾沉舟听见衣袂破风之声,本能将陈玄霜扯进假山洞,寒刃出鞘的瞬间,三道墨色人影从山尖跃下,面覆乌纱,只露出眼睛下方的朱砂梅纹——正是严党豢养的易容杀手。
“小心他们的指甲!”
老仆突然甩出算盘,竹制算珠竟如钢镖般嵌入石墙,“墨面人以人血调墨,指甲缝里藏着‘蚀骨墨’,中者三日腐心。”
陈玄霜反手甩出腰间墨囊,浸过醋的墨汁泼向最近的杀手,乌纱面具应声而落,露出底下坑洼的脸——左颊有道剑伤,正是三年前在金陵城郊被顾沉舟砍伤的严府死士。
顾沉舟寒刃斩出“分墨”式,墨线如网缠住杀手手腕,却见对方突然蜷曲指节,指甲弹出三寸长的墨色毒刃。
“是‘墨攻’改命术!”
陈玄霜认出杀手指尖的梅花纹,“他们割了梅花坞弟子的手指,续接毒刃!”
她的墨线突然缠上假山石缝,借力跃上飞檐,掀开瓦当露出底下的铜铃阵——正是梅花坞“听风”机关,可辨伪音。
铜铃响动的刹那,九座假山同时翻转,露出内侧刻着的《梅花易数》卦象。
顾沉舟看懂卦序,寒刃轻点“坎”位石球,十二道墨线应声从地底窜出,将三名墨面人钉在“离”位假山上。
其中一人临死前扯下腰带,露出腰间缠着的羊皮卷,边角绣着半朵梅花——与陈玄策书房里的残卷一模一样。
“他们来找《瓦剌密信》。”
老仆捡起羊皮卷,借灯笼光看清卷首朱砂字,“当年陆昭临呈给嘉靖帝的通敌证据,就是这封信。
但楚墨师兄说,密信是假的,真迹藏在……”他突然盯着假山阵中心的水池,瞳孔骤缩,“糟了,墨影潭!”
三、墨影潭底的残卷水池中央的“墨影亭”正在下沉,水面泛起的涟漪里,隐约可见亭柱刻着密文。
顾沉舟扯下腰间牛皮袋,撒出七枚铜钱探路,却见铜钱入水即沉,水面迅速染成墨色——是梅花坞秘制的“辨伪墨”,遇假则沉,遇真则浮。
“跳下去!”
陈玄霜突然抱住他,墨线缠住亭角铜灯,两人坠入墨潭。
水下竟有石室,石门上刻着完整的五瓣梅花,缺口处嵌着半块断玉——与顾沉舟父亲遗留的玉佩碎片严丝合缝。
“这是我娘的嫁妆。”
陈玄霜摸出碎玉,眼中泛起水光,“当年她总说,等我及笄就给我做簪子……”石门应声而开,内室石台上摆着青铜匣,匣面刻着“瓦剌可汗印”,却被人用墨笔涂了三道横杠——正是陈玄策的笔迹。
顾沉舟撬开铜匣,内里是两卷羊皮纸:一卷是陆昭临呈给皇帝的“通敌密信”,字迹工整,盖着清晰的瓦剌印;另一卷边角残破,字迹歪斜,写着“嘉靖二十七年十月,严嵩遣子世蕃持伪印至瓦剌,诱其佯攻大同……真迹被人用‘移花接木’术篡改过!”
陈玄霜认出墨色分层,“上层墨色新,下层是十年前的旧墨。
当年我爹发现密信是假,想呈给皇帝,却反被严嵩诬陷……”她突然指着真迹末尾,那里画着极小的断刃,刃口方向与顾沉舟的残梅玉佩完全一致。
潭水突然剧烈震动,墨面人破水面而来,指甲毒刃划破陈玄霜的上臂。
顾沉舟反手斩出“惊秋”式,寒刃裹挟着潭底墨汁,在水中画出梅花轨迹,竟将毒刃上的蚀骨墨尽数剥离,反注入杀手体内。
“走!”
老仆不知何时潜入潭底,推开暗门,“拙政园的梅树根下,埋着梅花坞三十七口人的骨殖,楚墨师兄说,唯有集齐他们的血,才能让寒刃……”他的声音突然卡住,喉间涌出黑血,左腕刺青被人用墨线生生剜去——有内鬼!
西、梅香里的双面谍暗门通向梅妻鹤子轩,暖阁内坐着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正在烹茶。
陈玄霜的墨线突然绷首:“柳如烟?
你不是在梅花坞大火中……”女子抬头,右耳坠着的银梅晃动,露出颈间与老仆相同的墨卫刺青:“玄霜师妹,当年坞主让我假装投靠严党,就是为了护住真迹。”
她推过茶盏,汤色泛红,“这是用三十七位同门的血培的‘惊梅茶’,喝了能暂时激发墨攻潜力。”
顾沉舟按住要接茶的陈玄霜,寒刃轻点茶面,墨线突然逆流,在茶汤里拼出“假”字:“你腕间刺青是新纹的,梅花坞墨卫刺青该从腕根蔓延至肘,而你……”他寒刃出鞘三寸,“是严党的‘墨面绣娘’,专门易容成梅花坞弟子!”
柳如烟的脸突然像融化的墨般扭曲,露出底下满是刀疤的面容:“不愧是陈玄策的徒弟,连‘墨面易容术’的破绽都能看穿。”
她掀开袖口,露出机械齿轮般的装置,“严大人说了,只要拿到真密信,许我做江南织造局的掌事——”话未说完,她袖中射出三十六根墨针,却被顾沉舟用“分墨”式全部绞碎。
陈玄霜趁机踢翻茶炉,碳火溅在柳如烟裙角,燃起的竟是梅花坞特有的“辨奸火”,遇严党之人则呈青色。
“密信在何处?”
顾沉舟按住濒死的柳如烟,却见她突然惨笑,指甲抠入掌心,露出藏在肉里的纸团——正是真密信的残页,上面写着“断刃令现,太子惧之”。
梅香突然变得浓烈,暖阁的十二扇梅窗同时打开,露出外面站着的二十名锦衣卫,领头者腰间挂着半枚断刃玉佩——不是陆昭临,而是从未露面的南镇抚司副使,沈砚冰。
“顾沉舟,你私通逆党,盗毁官物,”沈砚冰抚掌而笑,玉佩与顾沉舟的残梅发出共鸣,“知道为何严大人放任你们查到苏州吗?
因为真正的断刃令秘密,藏在拙政园的梅树根里——”他抬手,锦衣卫同时甩出墨线,缠住所有梅树,“当年陈玄策将寒刃的剑鞘分成三十七份,埋在同门骨殖旁,而你手中的剑,不过是个幌子!”
陈玄霜突然想起楚墨临终前的话:“去苏州拙政园,那里有梅花坞最后的弟子……”她望向梅树,每棵树的主干上都刻着极小的断刃,突然明白——所谓剑鞘,根本是三十七位弟子的骨殖所化,唯有集齐他们的血,才能让寒刃真正现世。
顾沉舟握紧寒刃,剑身突然传来震动,梅树下的泥土开始龟裂,露出半截刻着梅花的剑鞘。
沈砚冰的墨线率先缠上剑鞘,却在触及的瞬间发出惨叫——剑鞘表面涂着梅花坞的“蚀魂墨”,专噬严党之人的气血。
“玄霜,接墨!”
顾沉舟将真密信抛给陈玄霜,寒刃斩出“破甲”式,劈开梅树根系形成的墨阱。
三十七道墨线从地底窜起,分别缠上他与陈玄霜的手腕,在雨中拼出完整的五瓣梅花——那是梅花坞三十七口人,用最后的力量,托举起这柄本该斩向佞臣的寒刃。
沈砚冰的断刃玉佩突然碎裂,他难以置信地望着顾沉舟腕间浮现的血色梅花:“你……你才是真正的断刃令宿主?
陈玄策竟然把三十七人的墨魂,都封在了你的体内?”
雨声渐歇,顾沉舟望向梅妻鹤子轩的匾额,终于明白师父日记里的最后一句:“残梅不是梅,是三十七道未寒的血,是金陵城未干的墨。”
他转头看向陈玄霜,她颈间的刺青此刻与他腕间的血梅完全重合——原来从十年前那个雪夜开始,他们就被选为了断刃令的两半,互为彼此的残梅与断刃。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严嵩正对着奏报冷笑,手中把玩着真正的断刃令——那是从嘉靖帝暗库中偷出的太祖血诏,上面“严党灭”三字,早己被他用朱砂改成了“清流灭”。
烛火下,他望向墙上挂着的《寒刃惊秋图》,画中持剑之人的面容,竟与顾沉舟分毫不差,只是眼中倒映着的,是整个金陵城的血海。
(第西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