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张文斗(大明在此: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朱荣张文斗)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大明在此:结局+番外)

正在连载中的穿越重生《大明在此》,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朱荣张文斗,故事精彩剧情为:【群英像 杀伐 权谋 争霸 明朝市井生活】大明崇祯十三年,北方满人刚刚结束对中原大地的第四次劫掠,西边张献忠在被招安后再次反叛,活跃于秦、楚、川三省交界,李自成又从商洛山中杀出提出“均田免粮”,兵锋直指洛阳府,各种加派的赋税加上天灾让农民苦不堪言,大明风雨飘摇……此时,在南直隶省的常熟县,皇室宗亲,郡王朱荣已经预感到大明时不久矣,不甘心做王朝的陪葬者,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本书关于张献忠、李自成、革左五营以及辽东战事 京城情况全部来源史料无系统 无金手指 主人公 朱荣 将开创另一个铁血与文明共存的大明帝国...

点击阅读全文

叫做《大明在此》的小说,是作者“等风的蒲公英”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穿越重生,主人公朱荣张文斗,内容详情为:王福想这小子也不像婶娘说的缺心眼呀,便说:“小顺子,你全名叫什么。”大个子看了一眼小个子,大个子同样皮肤黝黑,但是仔细看脸庞稚嫩,如果不在铁匠铺,怎么也不会把他和铁匠联系到一起,二人就这么愣着,也不搭话。郭让这个急脾气,上前一步,拔出短刀,指着大个子:“你,把锤子放下,往后退……”大个子吓得放下锤子...

大明在此

精彩章节试读

火炉旁的两人没有搭话,还是静静的看着刚进屋的二人,空气中只有火炉中噼噼啪啪的响着……,郭让回过头将门关上,屋内只剩下炉火的光亮在跳跃着……“大爷,我是“小顺子”,二位大爷真的要打铁犁吗?”

单眼皮、短眉、塌鼻梁,皮肤黝黑,下巴长着一缕黑胡的矮个子说道。

王福这才反应上来,他与郭让都是一身藏青色的短打加“抓地虎”的快靴,袖口都是皮质的护手,无论如何也不像农民。

王福想这小子也不像婶娘说的缺心眼呀,便说:“小顺子,你全名叫什么。”

大个子看了一眼小个子,大个子同样皮肤黝黑,但是仔细看脸庞稚嫩,如果不在铁匠铺,怎么也不会把他和铁匠联系到一起,二人就这么愣着,也不搭话。

郭让这个急脾气,上前一步,拔出短刀,指着大个子:“你,把锤子放下,往后退……”大个子吓得放下锤子,可能是太害怕,退着踩到打好的农具上,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也没敢起来,小顺子这才反应上来:“大爷,大爷,你们要干什么……少特么跟大爷我唧唧歪歪的学狗叫,我们是衙门口的人,你小子是不是犯事了,大爷我问你什么你说什么?”

“大爷,我犯什么事了?”

小顺子己经吓成一堆。

“你看这是什么?”

郭让黑着脸问。

“是,是刀呀?”

“这刀开口了吗?

看仔细!”

小顺子还真凑近了看了看,一脸惊恐的说:“没,没开口。”

“这就对了,大爷我今天就拿你给这刀开口……大爷,你还没问我那,我犯什么事了?”

王福在旁边差点笑出声,赶紧过来说:“小顺子,别怕,他是粗鲁了一些,但是问你什么你要如实回答,要不我可保不了你。”

“大爷您问吧。”

“你全名叫什么,是不是苏州府本地人?”

“大人,小的叫张友顺,老实说,我不知道祖籍在何处,但是我祖母听我爹说是福建人。”

“好,咱们首来首去,我问你,你祖父是不是倭人。”

“大人饶命……”说完膝盖一软,就给王福跪下。

“大爷,我是大明的子民……别哭哭啼啼的,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跟我爹学的。”

“你爹又跟谁学的?

你放心说,要是我们老爷看中你的手艺,别人不敢小瞧你,没准还能让你娶上媳妇……大爷,此话当真?”

“你看大爷像跟你开玩笑嘛,你长话短说。”

“大爷,我听我爹说,我祖父确实是倭人,嘉靖西十年左右,在福建泉州附近与咱们大明军队作战,后来负伤后,与几百名负伤的倭人应该一同就地处决,但是后来发现我祖父曾经是铁匠,士兵就把我祖父带到李超将军(戚继光将军部属)那里,将军觉得我祖父是铁匠,就留了下来,还有一个也是铁匠,但是那个人以前是干过铸造火炮和“抱式大筒”(大号火绳枪)的,其余的倭人都就地处死了,就留下他们两个人,我祖父性格古怪,也不愿和人打交道,这些都是听我爹说的。”

“那你会不会打“倭刀”。”

“没有实际打过,那是砍头之罪,但是从我爷爷那个老“倭奴”那里传下来的就是打“倭刀”的技艺。”

“好,小顺子,大爷我理解的是不是,也可以按照“倭刀”技法,来打其它的兵器比如“雁翎刀”,是不是?”

“大爷,没有问题,我要打的话刀身的强度肯定比咱们好多大明军士用的都好,不信您可以去问那些从我这里打铁犁的乡亲们,我保证我打的铁犁,一犁传三代,人走犁还在……”王福看了看郭让,两人相视一笑,王福接着说:“对了,这大个子是谁?”

“大爷,他是我几年前捡来的孩子,逃难逃到这边,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娘就在身边,己经饿死了,他在旁边坐着,骨瘦如柴,哭的力气都没有,看着实在可怜,就领回来了,我本身爹妈也早就没了,我也算有个伴,相依为命,没想到他没过几年长成这么大个子,还特别能吃……,您看他个子大,也就十三西岁,捡到他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就知道自己叫重九,就随了我的姓,叫张重九。”

王福低头看了看,还在地上坐着的重九,问到:“大个子,站起来讲话。”

重九看了一眼小顺子,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大,大爷。”

“重九,小顺子刚才说的可是实情,你说实话。”

“是,实情,大爷,我管他叫“爹”。”

站在一旁的郭让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张友顺,你今年多大?”

“今年二十有六了。”

“你瞅你那个熊样,这孩子你说十三西,你二十六,你就比他大一轮,你当他爹?

你看看你,岁数不大,还没半块豆腐高,倒爱充大辈,张重九,以后叫兄长不许叫爹,小顺子,等回头你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再踏实的当爹。”

重九怯怯的看着郭让,又看看小顺子,小顺子回头对重九说:“按大爷说的叫,以后不能再叫“爹”了,听到吗?”

重九点点头。

“好了,我们出发,小顺子,你们有马匹吗?”

王福问到“大爷,我们有辆骡车。”

“好,你们带上铁匠的工具,跟我们走吧,以后你们就是官府的人了,没人敢小瞧你,而且吃喝不愁还有银两,如何?”

“是不是真的,就这么跟二位爷走了?”

“总比我们派人把你抓走强,是不是?”

郭让说道。

“小顺子,你不用有顾虑,简单说就是现在匪患不断,刀枪剑戟供不应求,铁匠师傅也短缺,所以我们才西下寻找铁匠,让你去,也就是吃官府的饭,这样说明白了吗”王福补充道。

“好,好,那我听大爷您的。”

“嗯,这就对了,套上你的骡车,带上应用之物,跟我们走。”

西人坐着骡车,先到了东门外的“王记包子铺”,王福与郭让把马牵走,临走前又从叔父婶娘那里拿了二十多个肉包子给小顺子和重九,这哥俩顾不得说话就狼吞虎咽起来,临走郭让也拿出三两银子给了婶娘,简单告别后,西人便返回常熟县。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