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萧渊林峰的精选都市小说《暗码博弈》,小说作者是“AN安雪”,书中精彩内容是:市局“疯犬”副队江临川在四具被摆成《最后的晚餐》姿态的富豪尸体旁,发现镀金十字架内刻着“审判”。当残缺乐谱、加密诗稿与二十年前孤儿院纵火案的血色真相逐渐拼接,他被迫与盲眼钢琴师展开灵魂交锋——对方琴键下流淌的童谣,正是当年火场中孩子们最后的合唱。江临川在道德天平上压下最后一枚砝码,当真相如钟声震碎夜空,十字架里沉睡的第十二名门徒,正用钢琴黑键勾勒着最终审判的乐章。...
很多朋友很喜欢《暗码博弈》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AN安雪”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暗码博弈》内容概括:泛黄的纸页上,火灾报道的边栏处被人用红笔圈出一行小字:“遇难儿童遗体火化工作由南山殡仪馆负责”。而现任殡仪馆馆长,正是张海涛的妻弟。痕检科在抓痕里提取到合成纤维。比对结果显示是2003年警用冬装面料,与三年前自杀的林峰衣柜里的制服一致...
暗码博弈 阅读最新章节
南山市人防办的警报器凌晨三点突然尖啸,萧渊的越野车碾过防空洞入口的杂草丛,车灯照亮斑驳的水泥墙。
墙上用红漆潦草地刷着“1977年建”,裂缝间渗出腥臭的泥水。
“萧队,这地方邪性。”
小陈攥着强光手电,光束扫过洞顶的蛛网,“值班员说警报器二十年没响过,今晚突然自己叫起来……”萧渊的皮鞋踩进积水,水面倒映出防空洞深处的黑影——第二具尸体被浇筑在承重墙内,只露出半截胳膊。
水泥墙面布满抓痕,死者的指甲缝里嵌着暗红色碎屑,像是凝固的血混着水泥渣。
电钻轰鸣声震落墙灰。
两名消防员用液压钳破开水泥层,尸体的全貌逐渐显露:退休狱警张海涛双眼暴凸,嘴里塞着团皱巴巴的《南山晚报》,头版日期是2002年7月5日——圣玛利亚孤儿院火灾案见报日。
“死亡时间至少五天。”
老周扒开死者眼皮,“但水泥浇筑时间不超过二十西小时,有人把尸体从别处转移过来。”
萧渊用镊子夹出死者口中的报纸。
泛黄的纸页上,火灾报道的边栏处被人用红笔圈出一行小字:“遇难儿童遗体火化工作由南山殡仪馆负责”。
而现任殡仪馆馆长,正是张海涛的妻弟。
痕检科在抓痕里提取到合成纤维。
比对结果显示是2003年警用冬装面料,与三年前自杀的林峰衣柜里的制服一致。
萧渊站在证物台前,将纤维样本按年份排列:“林峰死前最后接触的人是谁?”
“他妻子。”
小陈翻着档案,“但半年前她改嫁到外省了,目前联系不上。”
电脑突然弹出提示音。
技侦科发来防空洞监控修复画面:案发前夜,一辆无牌面包车停在入口,司机右腿微瘸,搬尸时露出腰间枪套——与水泥厂监控中的退役军人特征吻合。
暴雨夜的路虎急刹在殡仪馆后门。
萧渊甩上车门时,馆长办公室的灯骤然熄灭。
他踹开虚掩的铁门,手电光照亮墙上的火化记录——2002年7月6日,圣玛利亚孤儿院十三具童尸的火化编号从071301到071313,但档案室仅存十二份骨灰寄存证明。
“少了一具。”
萧渊的钢笔尖戳破登记簿,“编号071307的骨灰去哪了?”
馆长瘫坐在转椅上,冷汗浸透衬衫:“当、当年是林队长亲自处理的……”蓝牙耳机突然传来老周的低吼:“萧渊!
张海涛的尸检有新发现——他后颈插着枚水泥钉,上面刻着你的警号!”
市局会议室的投影仪嗡嗡作响。
萧渊将水泥钉拍在桌上,钉身的“1317”在冷光灯下泛着血锈。
局长重重捶桌:“专案组即刻起由李副队接手,萧渊停职接受调查!”
“这钉子产自南山二厂,2001年就停产了。”
萧渊翻出货单复印件,“而我的警号是2005年入职时分配,局长难道想说我在十五岁就谋划杀人?”
会议室死寂中,法医室突然打来内线电话。
老周的声音沙哑得可怕:“张海涛指甲缝里的碎屑不是血……是骨灰和朱砂的混合物,和当年童尸火化炉残留物成分一致。”
凌晨西点,萧渊摸黑翻进林峰旧宅的后院。
腐坏的木地板在脚下呻吟,他用手电扫过卧室墙壁——结婚照被撕去半边,露出的墙体上刻满密密麻麻的“071307”。
美工刀撬开床头柜暗格,褪色的出警记录本里夹着张烧焦的照片:林峰抱着个小女孩站在孤儿院门口,女孩胸口别着镀金十字架。
手机突然震动,匿名号码发来短信:“第七个孩子还活着。”
附件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戴棒球帽的女孩蹲在防空洞外,往水泥墙缝里塞进个铁盒。
萧渊攥紧照片冲出房门,暴雨砸在脸上生疼。
他知道这场迟来二十年的审判,终于要掀开棺材板了。
------“死人不会说话,但骨灰记得所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