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江汉之歌》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佘碧云杨忠柏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聂子金雨”,喜欢现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本部小说讲诉革命家庭后代波澜壮阔的一生。小说主人翁父母为革命牺牲,自己也受国民党迫害,被一个经商世家所救,流落乡野。此后一生,为农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思考,最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小说的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型,场景也是,只是进行了艺术加工。而故事就更具有生活气息。...
小说《江汉之歌》,是作者“聂子金雨”笔下的一部现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佘碧云杨忠柏,小说详细内容介绍:”佘碧云答应着,便向奶奶屋里走去。顺着村子东西走向大道,过了约二十户左右,伯侄二人拐进户里。这大道两旁是水杉,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路与家户间有层次的石砌成的沟,约两米宽,每家均有小桥进入。过了小桥,便是每家每户连通的石板路,大路用的都是碎石...
江汉之歌 免费试读
佘碧云体会到了杨家人的至真至诚的孝心。
她随杨雅梅来到奶奶屋里,在储物间 选了几样喜欢的布料,和杨雅梅送去了裁缝铺。
佘碧云选锦缎料子做了一件旗袍,其 余的料子便入乡随俗,做了几身袄裤或袄裙,样式简洁。
这铺子也是世代相传的手艺 人,很快为佘碧云量下尺寸,商讨好样式。
佘碧云晚上到奶奶屋里谢恩,杨雅梅正陪着 奶奶。
于是祖孙三人一起聊天。
毕竟佘碧云见的世面多,那杨雅梅听得如痴如醉,问 个不停,奶奶都插不上嘴。
三人好不快活。
这一日,杨忠柏也处理了这几日撂下的杂事, 村东老汉赵兵赵老伯说明日请他大伯和他,到家有要事相商,言辞恳切,杨忠柏便答应 下来。
回家和大伯说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下桌便对佘碧云说:“我和大伯到赵老伯家说事,你同奶奶说会 话,我回来和你说事。”
“嗯,好。”
佘碧云答应着,便向奶奶屋里走去。
顺着村子东西走向大道,过了约二十户左右,伯侄二人拐进户里。
这大道两旁是水杉,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路与家户间有层次的石砌成的沟,约两米宽,每家均有 小桥进入。
过了小桥,便是每家每户连通的石板路,大路用的都是碎石。
过小桥时,正 好一大群小鱼游过。
好个“小桥流水人家”!这精致,佘小妹是一定喜欢的,杨忠柏心 想。
看样子,赵兵大儿子早得了指令,看见杨哲成伯侄,立即迎出门来:“大老爷、三少 爷好,家父候着呢!”伯侄二人含笑示意。
几人也不停留边说边进门,赵兵大儿子带二人拐到右边上房。
这商堡村所有的房子都是杨家祖上杨德公建造。
据说杨德公花了一辈子的精力, 用尽了杨家的积蓄,才造成今天商堡村的大致规模。
后又经几世的努力,才到今天这 样完善的规模。
“大老爷、三少爷,给您们请安。”
赵老伯正要下床行礼,杨忠柏忙抢上前扶住,示 意赵老伯继续捂着被子坐床上。
这河边十月便冷,今日气温又格外低些。
赵老伯便请 伯侄二人坐下,两把椅子是早就准备好的。
“家里没去做事的,都出去帮衬着其他人,小的出去到田野里耍去。”
赵老伯吩咐大儿子。
“好的,爸。”
大儿子敬了茶水便去忙活,不一会儿,家里便只剩三人。
“大老爷、三少爷,今儿也是我老汉最后和您们唠叨了。
也不怕您嫌弃了。”
“哪里的话,您尽管说,我们这儿听着。”
杨哲成应道。
“好,我那先谢着您。
老汉我今年七十有三,三个儿子,五个女子。
好福气呀,二个儿子成家,两个闺女出嫁。
大儿子有六个孩子,小儿子也有三个孩子了。
最大的孙子 都三十岁了。
这一大家子,屋里住的满满,热闹着呢。
祖上规矩,二老在,不去房。
我 俩老和三个未婚女儿住这上房。
大儿子一家住左上房。
二个偏房小些,小儿子一家住 了。
这一大家子,不缺吃不缺喝的,这日子过的美的很。”
“老汉我知道,这好日子都是杨家给的。
想祖上一群人逃荒到此地,开荒种地,起 先糊口都难。
后来过好些了,本地人又欺生,这杨家未兴旺之前,不知死了多少人。
为 了活命,怎么办呢?都是我们这些逃难人吃亏。
现在安生的日子,杨德公杨老先生才 开始的,那一代人挑堤建家园,都是玩命的干,大伙觉得有奔头啊!“我赵老汉在杨家的护佑下,安生了一辈子。
特别是闹日本鬼子,杨家这几代人的 积蓄又耗光了。
杨家是我村千把口人的保护神啊。
这恩情,我们几世都报不完啊!“所以啊,我们商堡村杨家定下的规矩,没人敢破坏。
坏了规矩的,都要沉河,不进 祖庙。
几代前,有两个青年熬不住,家里没屋子,竟在野外怀了孩子,二家不仅将他们 沉了河,双方父母还自绝于祖庙。
此后啊,再也没人坏规矩。
这事杨家可没发活。
哪 家心里还不明白,还需要家族家法出面吗?没了这些规矩,这高堡村还不乱套?还有 好日子过吗?“三少爷,这是我心里话。
说了这些话,我心里舒坦呐。
我报不了杨家的恩,今儿 却有事麻烦您们。”
“您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办到。”
杨忠柏诚恳地说。
这高堡村虽说有一百零 六户,却亲似一家人。
这也是多少代人努力的结果。
“我呢,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我的大孙子赵俊杰和周家女子周芳都相好了十年,这 是我们双方都认可了的。
可我赵家没屋子啊,这事就搁下了。
我想呢,我们二老单一 个了呢,就去牛棚,大孙子就能成婚了。
可这两个老家伙就是老不死,没得法,哎...... 现在谷子收了,闲了一些。
我们二老商议,自己归山,我揣摩着,这不违杨德公杨老的 意愿。
也是我私心,想些死后的虚名,特请大老爷、三少爷来做个见证。
我们商堡村挡 了子孙道了的,就该自己归山。”
赵兵话末,语气异常坚定。
杨哲成伯侄二人一时无语。
赵兵又道:“大老爷、三少爷,这就是我今天请您来的意思。
您们走后,我们二老 便称病了。”
杨忠柏一脸惊愕,不便表达,望着大伯。
“赵老伯,商堡村轻生重死,您二老高义,请受我一拜。”
杨哲成重重拜下,杨忠柏忙的也跟上。
“快起,快起,老汉哪里值得。”
赵老伯慌的下床回拜。
“就此别过。”
杨哲成扶赵老伯上床后,便和杨忠柏起身离开。
过了小桥,杨忠柏急问:“大伯,您为什么不阻拦呢?这有违人伦啊!” “你好多事还没参透。
这是商堡村,是我们祖上留下的基业,现在放手你管,是让 你明白祖上的意思,更好地传承。”
杨哲成很郑重地说。
顿了顿,又回头看了杨忠柏一 眼,说道:“你也是经了事的。
商堡村哪家生了娃,结了婚,是没人关心的,但哪家走了人,根据祖上规矩,是要根据情形举公丧的。
三岁以下的,族姓在祖庙下坟用布埋葬; 三岁到十八岁的,薄木下坟埋葬;十八岁后成家立业的,过世后中坟埋葬,立碑;十八 岁后不成家的,过世后封为烈男烈女,上坟埋葬。
对家族有特殊贡献的,葬上坟,表功 绩。
赵老伯为后代着想,可歌可泣,死的有意义,我为何要拦?谁都无法选择怎样生, 但却可以选择怎样死。
今儿我再这样细说给你,你好生理会。”
“好的,大伯。”
杨忠柏这两年才上手做些事,这样的事还从未经历过。
到家后,杨 忠柏找佘碧云细说了事,佘碧云更是不解,但她哪里好言语呢?倒是勾起她眼泪来,她 哭自己,也哭天下苦命人。
七日后,赵俊杰到杨家报丧。
这事杨忠柏禀了大伯,大伯认真安排下来,吩咐葬上 坟,表功绩。
细事由杨忠柏做起来,一者准许赵俊杰每家报丧,二者安排祖庙先生写祭 文,凿碑师傅凿碑。
这是高堡村很多年没有的大葬。
又三日,祖庙举行公祭。
一切布置停当,由学堂师傅张先生致祭文:“呜呼哀哉,赵老先生仙逝! “苍天含泪,举村伤痛,老先生高义,千古未有。
失吾智者,何人不伤?先生有灵,享全村公祭! “自杨德公杨老祖立村以来,世事沧桑。
吾村历万千之难,然祖制逾坚,兴旺发达,皆因尊公之义而得福报也! “赵老先生深悟先祖厚恩,为高堡村念,为后世念,自主仙归,感天动地! “人生皆有死,赵先生仙逝重于泰山矣! “葬上坟,表功绩,吾后世子孙感念!“此祭赵兵赵老先生。”
张先生悲切致祭完,杨哲成领拜。
一场公祭过后,佘碧云感慨万千。
赵老伯的去世, 她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村里的公祭她也不理解,她本就心乱,也就不想这事了。
这段时间,她享受了一辈子都没享过的福,看了一辈子没看过的世界。
她自出生 来,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这人世间的幸福是什么样?没来商堡村时,她有时傻傻地想,也许是一顿饱饱的白米饭。
是的,她从未吃过一顿饱饱的白米饭。
而今她的吃穿不愁, 以前即使使出吃奶的劲想,也想象不到啊!有时候,她真怀疑,她是死了还是去到了天 堂。
可这一切是真的。
她有时想,父亲用生命要换给她的世界,是这个样子吗?但这里赵老伯的死,她又不能理解。
当佘碧云的生活发生巨变,思想也遭受剧烈撞击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正发生巨变。
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她的五个弟弟,在舍生忘死地战斗,为的是他们理想的世界,为的 是让千千万万的穷苦人过上安生的日子。
而杨家也为了家业永存,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杨忠柏的二伯在汉口,五伯、六伯在 沙市,正努力打探国家的走向,抉择着家族的命运。
这事杨忠柏知道自己现在帮不上 忙,但他看到佘碧云紧锁的眉眼,他知道,做些事更好。
眼前一件重要的事,他要开始 做了:他可以带着佘碧云去收租了。
各家谷子都晾晒好,有的人家都开始催了。
这些 年受日本鬼子糟践,杨家的粮仓都空了。
以后的日子可要好些了,杨忠柏常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