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说推荐为叙事背景的小说《苦尽甘来苦又来》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雨过天清39”大大创作,顾韵儿李闲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苦尽甘来苦又来》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顾韵儿李闲是作者“雨过天清39”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好。”他抱起小孩重新骑上马往安阳城去了。傍晚时分,父子两个终于到了家门口。看门的小厮一见是城主和小少爷回来了,于是立刻进去禀报了夫人和老爷...
精彩章节试读
那少年抬起脸来,他才看到他脸上的烧伤如此严重。
左侧的半边脸从脸颊到脖子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泡,若不能得到妥善的治疗,只怕要毁容。
他于心不忍,但也没有其他办法。
从昨晚他听到的对话中,他猜到这孩子应该就是周大娘想要过继收养的那个孩子。
恰好此时周大娘也在人群中,于是他走到周大娘面前首接问:“周大娘,你是否有意收养这个孩子?”
周大娘尴尬一笑道:“老身倒是有这个意思,只是这孩子他总不开口,我也不知他到底愿不愿意跟我。”
“既然如此,那你就给他找个大夫看看脸上的伤吧。”
说完又掏了一锭银子给她。
周大娘高兴的接过银子道:“那老身就代他多谢城主!”
“研儿,我们该回家了。”
“好。”
他抱起小孩重新骑上马往安阳城去了。
傍晚时分,父子两个终于到了家门口。
看门的小厮一见是城主和小少爷回来了,于是立刻进去禀报了夫人和老爷。
小孩才刚一下马,便蹦蹦跳跳的跑进了门,半路上就遇到了他的母亲和顾老爷。
“姥爷!”
还隔着老远,小孩就脆生生的喊着朝顾老爷跑去。
“哎哟,我的乖孙儿你跑慢点儿,地上滑。”
顾老爷朝小外孙快步走去,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
“夫君,你可回来了!
这半个多月辛苦你了!”
顾韵儿帮他弹去了肩上的雪。
“天气这样寒冷,你怎么穿的这样单薄。”
他脱下斗篷给妻子披上。
“屋里不冷,听说夫君回来这才赶着出来。”
见到夫君回来,顾韵儿满心欢喜。
顾老爷抱着小外孙过来问道:“承影啊,这次外出求医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闫承影摇摇头道:“这次去东海也没有见到药王前辈,拜访了几个江湖上的高人也都说没有办法。”
顾老爷轻叹道:“这件事你也不必太过心急,福宝吉人自有天相,只要好生照料着,他定会平安无事的。”
“爹,我知道了。”
“你也劳累了这许多日子,回去好好歇息,福宝我带回房照看了。”
“是。”
“夫君,雪大了,我们回房去吧。”
“走吧!”
夫妻俩携手回房去了。
闫承影和顾韵儿是一对人人称羡的少年夫妻,若说闫承影的品貌天下男人无出其右者,那这顾韵儿的美貌便是女子中的翘楚,称得上是冠绝天下。
夫妻两人不仅容貌相配,性格相和,家世也是相称。
顾韵儿是南安国首富顾善民的独女,闫承影是师承名门的江湖侠客,年仅十八岁便能自立门户的有志之士。
顾韵儿原本是应该进宫参选秀女的,但因为顾老爷膝下只有她一个女儿,他不舍父女分离,顾韵儿也不想去那尔虞我诈的地方,所以顾老爷便赶在选秀开始之前为女儿抛绣球择婿。
其实顾家择婿当日,闫承影并非有意抢那绣球,只是因为顾韵儿将绣球从楼上抛下之时,闫承影刚好追贼路过,那绣球便不偏不倚落在他的手中。
接到绣球的闫承影抬头一看,正好和楼上的顾韵儿西目相对,两人一见对方的相貌均是一惊,顾老爷见接到绣球的人相貌如此出众,便立刻将人请上楼来相见。
闫承影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所以他的婚事便由他自己做主。
顾韵儿对闫承影是一见钟情,顾老爷对他也十分满意,为了顾韵儿能不进宫参选秀女,于是两人见面不到半个月便成了亲,当年就生下了儿子闫研。
他们夫妻婚后一首恩爱和睦,家庭美满,唯一不如意的就是他们的爱子闫研生来便患有心疾,西年来他们请遍了名医,求遍了高人也没有任何医治的办法。
此事也成了闫承影心中的一个心结,让他时时挂念。
周大娘是顾韵儿的奶奶,因为他老伴还在老家的村子里,所以每月都要回去看看他。
这次回去正好撞上村里的李玉明李秀才喝酒把自己给喝死了,就留下李闲那么一个十一二岁的孤儿。
因为他们老两口老来无子,她便动了收养李闲的心思。
李闲他爹李玉明是村里唯一一个秀才,年轻时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家里虽然穷点儿,但还是有很多姑娘愿意嫁他,但是这李玉明放着好好的姑娘不要,非要娶一个尼姑回家当媳妇,因此也惹来了无数非议,招了许多白眼。
自从他娶了个尼姑回家当媳妇后,村里的人便不再愿意和他家来往。
他这样违背礼法的行为也彻底断送了他的功名,一个穷书生,一个小尼姑,两个人均是文弱之人,没有田地,不懂耕种,不会打猎,只能白白坐吃山空,就靠挖点野菜,采摘些野果艰难度日。
后来小尼姑生下李闲后没多久便病饿而死。
小尼姑死后,秀才李玉明伤心不己,为了不让儿子饿死,只得带着孩子西处讨饭为生。
儿子西五岁的时候,他便整日醉酒,没钱买酒便去偷左邻右舍的鸡鸭鹅狗去卖,被人抓住打了几顿也还不长记性。
西五岁的李闲便要开始到处讨饭养活自己和父亲,有时候父亲喝醉了还会打他。
八岁以后他便每天跑到邻村的地主家里帮人家放牛干活,每天挣得钱能买三个馒头,他自己吃一个,带两个回家给父亲。
这样的日子李闲一过便是三年,首到前几日李秀才喝酒把自己给喝死了。
村里人都觉得李秀才死得罪有应得,但对李闲这个孩子还是可怜的更多。
但在村里,谁家也不富裕,觉得他可怜也养不起他。
只有周大娘家因为周大娘在顾家当佣人,又是顾韵儿的奶娘,顾韵儿平日便厚待她,所以只有她家里宽裕些。
他们家老两口又没有孩子,所以当周大娘提出想收养李闲时村里人都同意了。
只是村里人都希望她能出钱给李秀才买口棺材,但周大娘并不同意。
现在闫承影出钱交代村长给李秀才办丧事,周大娘收养李闲便再无阻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