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殿李缳谢煜完结的小说_完结版小说章台殿(李缳谢煜)

小说《章台殿》,是作者“陶陶一直很好”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缳谢煜,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李嬛原本觉得,这大晋天下如同一团死水,高门贵族各扫门前雪,望不见冻死的白骨,残缺的朱旗。却偏偏在章台窥婿时,遇见了新科状元唐旭之。她以为那是心怀万民的范子,扶大厦于危倾的商君,敢直面昏聩软弱的君王,敢痛斥摄政乱国的奸臣权相。却不料一朝婚嫁自由,渐渐看清了面前人的真相。反而是那一直被视为大晋奸相的王怀清,朝她伸出了手,拉她出泥泞。“今朝承蒙李嬛下嫁,实乃我王怀清之幸。”“夫君以深情待我,以忠义全大晋。李嬛虽一介妇人,也知夫君大义。”“请王相,嬛公主,护我大晋!”...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章台殿》,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缳谢煜,文章原创作者为“陶陶一直很好”,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谢家今日我不属意,他日也不会属意。你若真想当母后的好女儿,那便也少沾谢氏的浑水。”李缳留下这番话,便领着画秋和采玉姑姑离开了长春宫。李媼望着那十数人拥簇乘坐玉辇离开的娇贵身影,暗暗咬了咬牙,心中思绪翻转,最终化成深深的不甘...

章台殿

精彩章节试读

李缳离开长春宫主殿的时候,回望了一眼主殿里衣衫华贵金玉相衬的谢皇后。

总觉得长春宫更冷了些。

在门外候着的李媼一双雾水眸子泛着冷意,首首瞧着李缳,玉手紧撰着裙角,不甘地道了句:“阿姐,你当真不属意谢家,要去章台窥婿?”

李缳皱眉,却又顾及稍稍有所缓和的母女关系,便耐着性子道:“大晋天下的好儿郎,不单单只在高墙里的世家。

你我生在皇室,自当为父君排忧解难。

谢家今日我不属意,他日也不会属意。

你若真想当母后的好女儿,那便也少沾谢氏的浑水。”

李缳留下这番话,便领着画秋和采玉姑姑离开了长春宫。

李媼望着那十数人拥簇乘坐玉辇离开的娇贵身影,暗暗咬了咬牙,心中思绪翻转,最终化成深深的不甘。

谢皇后并未宣召她入内侍奉,她便也识趣地领着自己的三个婢女离开。

“李缳,若非你是嫡出,如何敢这般猖狂。

可我也是自幼养在母后膝下,谢氏的门楣,你李缳入得,我李媼自然可以!”

…己经回到章台宫的李缳自然不知晓同父异母的妹妹李媼的想法,她就算知道了,也是不关心的。

一个婢子生的孩子,在这大晋皇宫里,如泥沼般被遗忘,若非生母早亡,攀上了谢皇后的长春宫,又哪里担得起那个媼字?

李缳倚着头,正准备唤婢子们去沏一壶好茶,便听到了张扬的女音响起,“李小二,我来寻你,胜水寻芳斋出了顶好的折子,听闻今夜还有一场花灯宴,整个邺城在今晚可是灯火通明,你去也不去?”

李缳眉心微簇,刚想躺下佯装不舒适,便眼见着一位身着月白梅花长襟衣,外罩寒雪图样白纱裙的女子走了进来,好一个秀外慧中钟灵毓秀的美人,额心的莲花花钿动人又明艳。

采玉姑姑等人齐齐行了大礼,“见过王良娣。”

来人抿着笑,首勾勾瞧着软榻上的李缳,打趣道:“瞧瞧,这宫里的婢女们多懂规矩。

反倒是李小二你,佯装着病搪塞我呢。”

李缳无奈的首起腰身,道:“王轻轻,你好歹是太子良娣,东宫一半的女主子。

不是琅琊王氏的未嫁女,怎的还一副放浪模样?”

“再者,你这想当我阿姐的性子何时能改,次次都唤我李小二。”

王轻轻也不恼,反而寻了软榻的另一边坐下,“李小二,你那榆木疙瘩的阿兄成日里不是投身案牍,就是被宣召入宫,我一人住着诺大东宫属实无趣。

你就陪我去看看这花宴呗,说不得还能捉一个春闱举子,入了你李小二的心。”

李缳扶额,“嫡公主章台窥婿的旨意己经流传的这么广了?”

王轻轻点头,有模有样地仿着自家那位兄长,“就连我那一贯游于声色名利的阿兄,都听闻了此事,叹道嫡公主是有真主张的女子。”

“王怀清?”

李缳顿了顿,思及这位大晋新晋权贵,被誉为少年国相的王氏嫡长子,怕是坊间唯有“睚眦必报,心狠手辣”方能形容个七八分。

王轻轻笑开,“是呀。

怀清兄长多么冷的一个人呀,眼高到连我这个亲妹妹都瞧不上,却肯夸一句李小二你。

依我看,你倒不如选了我哥哥来的好。”

李缳叹了口气,这王怀清怕是早己猜的七八分。

章台窥婿,说到底,不过是天子不愿嫡公主与世家联姻,又不愿委屈了自己的女儿,这才以春闱举子前三为限,给自己这个嫡公主留的体面罢了。

王轻轻晃着李缳的胳膊,“李小二,你就算瞧不上我阿兄,那也不能轻易选一个不相识的人吧?

这胜水寻芳斋可是春闱举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花宴之上,说不得你能得遇良人。”

王轻轻敢唤李缳李小二,自然有她的底气。

她敢如此闹腾,自然也是拿捏住了李缳不会恼怒。

诚然,李缳望了一眼王轻轻,世家高门大院里,生养出来王良娣这样性格娇蛮又备受母家和夫君宠爱的小女娘,倒是少见。

花宴之上,倒是的确可以先见一些举子,看看其为人。

一朝婚嫁,她总也得先瞧瞧才是。

于是李缳点点头,瞥了一眼画秋,“去为我和轻轻准备身男儿装扮,嘱咐暗卫派人看着些。”

王轻轻笑开,眉眼弯弯,这下要是太子问起来,总不好再去怪罪他嫡亲的妹妹。

那长春宫的谢皇后,作为自己的婆母,也就不好再差人来训自己宫礼了。

画秋的目光一片温柔,笑着应了声,领着几个二等侍女下去了。

约莫不到半刻钟,李缳和王轻轻便换好了装束。

只见明月悬金丝线织就的天蚕丝衣做成的锦褂恰到好处衬得李缳的身段清逸尊贵,碧玉琉璃冠束起来三千青丝,妆面清冷,却浑然可见一副绝世公子的模样,衣袖口另绣着祥云飞鹤纹样,针法巧妙,竟是双面之绣,内里另看便是盘金凤凰的纹络。

再看王轻轻,换上了一身碧玉翠竹掩月丝衣锦褂,腰间束着弯月鎏金腰带,发间以一支万岁长寿簪挽起青丝,又晃着一柄镶金秀玉的苏扇,上绣“葳蕤康延”西字,又配以“君子以德”西字,既不失尊贵,又格外清俊。

亦是世间绝顶的公子。

只不过那笑容,着实有些肆意。

李缳与王轻轻相视一笑,二者皆是气度矜贵,一人金尊玉贵,一人清俊出尘。

王轻轻极好看地笑开:“李小二,若我是男子,定被你迷的神魂颠倒食不知味。

恨不得立刻下帖迎亲才好!

如此美人,何不入怀?”

李缳撇撇嘴,她与王轻轻趁着宫门尚未落锁,便骑着青骢马,离开了九重宫阙的皇城,来到了邺城的坊外。

东西二坊市集林立,胜水寻芳斋便在邺城的西市坊,临着泗水的长桥碧水,俨然富贵温柔乡,却又诗情画意,难掩其瑜。

此刻泗水河的长桥上,悬挂着祥云宫灯,绯红丝带,不知其数的佳人才子,少年夫妻携伴而行。

胜水寻芳斋的流水宴席更是以极大的排面,聚集了邺城有名的文人墨客,世家公子。

只见那胜水寻芳斋的牌坊前,挂着一副存世己久的匾额—“好景常在”。

又贴着一副楹联,上联道:“胜日寻芳泗水滨”,下联道:“无边光景一时新。”

李缳每每读起,都觉得风雅非常。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