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长公主》是作者“楚姮”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武侠修真,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裴容楚姮,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不爽就干大女主X妖艳疯批假太监男主】楚姮扶持皇弟诛杀奸党,夺回江山,却被告知自己只是公主的替身,真正的金枝玉叶坐享其成,还想让她成为残废,一辈子困在后宅被人遗忘。她可以高傲地死,但绝不卑微地活。三年后,楚姮以沈三小姐的身份重返人间。昔日袍泽处境凄凉,授业恩师含冤入狱;北朔外敌卷土重来,朝野内外宦官当道。既然如此,那她就干翻正主,替身上位!大齐镇国长公主的勋爵从不是他人施舍,更不因所谓的皇室血脉。......
热门小说《镇国长公主》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裴容楚姮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楚姮”,喜欢武侠修真文的网友闭眼入:”柳腰一折俯身贴近楚姮,纤指挑向楚姮的面纱,出其不意。但楚姮似早有预料般,身体靠向椅背,攥住了卫娘子的手指:“我出银子你办事,出了这道门,咱们各不相干。”卫娘子笑着抽回手:“不知姑娘要打听什么人?”缩入罗袖中的手指却疼得暗暗蜷缩。楚姮将早已备好的一张纸递上...
镇国长公主 精彩章节试读
楚姮拿起桌上的银票,每张五十两,总共三张。
她抽出其中一张,再次推到女子面前:“再请卫娘子替我打听一个人,看此人是否来了盛京。”
据胡老板所说,这卫娘子的夫君单彪是盛京市井间有名的泼皮恶霸,白门楼街上吃喝嫖赌的行当都有经手,手底下养着一班无赖,开赌讨债放印子,逼良为娼仙人跳,无恶不作,也会收钱替人办事,尤擅打探消息。
卫娘子拈起银票,笑颜娇俏:“好说!日后再有好营生,妹妹可也记得寻我。”
柳腰一折俯身贴近楚姮,纤指挑向楚姮的面纱,出其不意。
但楚姮似早有预料般,身体靠向椅背,攥住了卫娘子的手指:“我出银子你办事,出了这道门,咱们各不相干。”
卫娘子笑着抽回手:“不知姑娘要打听什么人?”
缩入罗袖中的手指却疼得暗暗蜷缩。
楚姮将早已备好的一张纸递上。
卫娘子展开扫了一眼,重新折好收入袖中:“请姑娘静待佳音。”
卫娘子婷婷袅袅离了雅间,胡老板的家奴常喜也从外面回来。
“掌柜的,打听清楚了,沈家大老爷确实来了盛京,携妻带子女,就住在宁平侯府,听说来了也有几日了。”
丫头端了杯茶捧给常喜。
常喜感激地接过道了谢,仰头牛饮而尽,用袖子抹了把嘴,接着说:“前些日子不是刚下过雪嘛,外城西郊的民屋都被雪压塌了,听说伤了好些人,还有砸死冻死的,可惨了,沈大老爷最近这两日都会去西郊走动,昨日拉了两车棉被过去,今日一早说是又买了米,请了大夫过去,可真是个好心人。”
胡老板听完一脸诧异:“怎么会?前几日那雪也不算大,怎么还能压塌了房子?”
常喜挠挠头:“小的也不知道,这京城的房子难不成都是花架子,明明看着都挺气派。”
一直沉默聆听的楚姮站起身来,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放到胡老板面前:“一路入京,胡老板破费了,有劳胡老板再随我去趟西郊。”
“这、这怎么好意思?”
胡老板眉开眼笑,银票却已经攥在了手心里,还想再意思意思推辞一番,楚姮已经带着丫头率先出了门。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二九数罢,三九将至,正是年关最冷的时候。
马车行至西郊外城,路途越来越颠簸难行,与内城的砖石铺路长街阔朗不同,此处满地土石坑洼,一眼望去皆是蓬门荜户,草舍泥墙,许是因人烟生活太过密集,处处脏乱,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楚姮几人不得不弃了马车,徒步穿过狭窄逼仄的巷陌。
胡老板一路走,一路叹。
“啧啧啧!哎呀,真不敢相信,我此刻真的是在盛京城。”
常喜突然大叫:“掌柜的,你掐小的作甚?”
“还真不是做梦,谁能想到天下脚下竟还有这样的地方,同一片天底下,离得这样近,城内是天宫福地,仙人所居,此处是烂泥沟渠,蝼蚁苟命。”
胡老板南北行商,倒也并非没见过比这更艰难的日子,只是……
“这可是盛京城啊!”胡老板感慨完,渐渐的沉默下去。
楚姮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自入了盛京城,很多地方都变了,金堆玉砌,锦绣如云,更加的奢靡富贵。
唯独这个地方没变。
三年前她放在案头的折子里,有一份便是批示户部拨银,由工部绘图规划,重建西郊外城,可是那份折子没来得及发下去,她便猝然得知了自己是替身的事实。
当时明明已经有官员注意到此地民生艰难,上折请示,可为何三年已过,仍不见任何举措施行?
前方民屋塌了大半,断壁残垣,老弱妇幼穿着破衣夹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官府的役吏们穿行各处,指挥着百姓们搬开倒塌的房梁椽木,清理废墟。
常喜找上一个衙役打听:“差爷,打听一下,这儿可有一位沈大老爷?就是宁平侯沈侯爷的兄长。”
衙役打量几人一眼:“哦,找沈大人啊,你们随我来吧!”
行至一处临时搭起的粥棚前,衙役冲前方喊了一声:“沈大人,有人找。”
粥棚前,一个中年青衫儒士正在和一名府衙胥吏相谈,闻声转头望过来。
“何人找我?”
楚姮认真打量这位面容清癯方正的中年儒士,原来,这就是沈念。
楚姮从前从未见过沈念,但却听过此人的名字,宁平侯沈愈同父异母的兄长。
二人的父亲是个贫寒秀才,原配病故后留下一子沈念,后再娶一同窗学友的妹妹做续弦,生下沈愈。
继母不贤,沈念多受苛待,但他从不怨恨,反而诚心尽孝,刻苦读书。
后来沈愈得中探花郎,迎娶高门贵妻,成就一时佳话,又在宋彰篡政、太子落难民间时暗中襄助,立下从龙之功,获封宁平侯,显贵朝堂。
而沈念虽刻苦,资质却稍逊于沈愈,先是娶了继母选定的商户女子为妻,后考中举人,在涿州府丹阳郡下一个小县城补空缺做了县令,一做就是好几年,虽无显要政绩,却也勤勤恳恳。
承景元年,楚姮清除宋彰党羽,丹阳郡太守被流放,官职空缺,吏部选定了数名官吏作为候选,楚姮一例否决,亲自点了沈念上任。
当时,沈念还在勤勤恳恳地做他的县令,带着治下百姓引渠种田。
帝后被杀没有影响到他,宋彰篡政,他仍做他的县令,承景帝登基,他还在府衙里判定张三家的鸡鸭是否被李四给偷了。
朝堂风云,帝位更迭,仿佛都与他无关。
而今镇国长公主已死,沈念还在丹阳郡安安稳稳地做着他的太守。
如此纯臣,竟不得重用。
楚姮屈膝行女礼:“砚城楚氏女,见过伯父。”
沈念困惑:“砚城?我不曾在砚城有过什么好友故旧,令尊何人?”
楚姮说道:“阿姮未入族谱,无名无分,此时唤您伯父其实不妥,但阿姮体内既流着沈氏一族的血,见了面若不唤您一声伯父,实在不敬不孝。”
“什么?”沈念一脸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