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忆童年!》,超级好看的其他小说,主角是屈原伍子胥,是著名作者“陶雪笙77”打造的,故事梗概:不能掉筷子。掉了不吉利。如果谁将筷子掉地上,要被父亲狠狠的骂一顿的。掉在地上的筷子,还不能捡起来。只有等过年后才扫出去。我们大口吃肉,父亲就吃豆腐,母亲也让我们多吃点,不断的往我们碗里夹肉。父母都希望我...

《忆童年!》阅读最新章节
小时候最期盼的当然是过年,在我们小孩看来,过年就是吃好的,穿新衣服。要过年了,我们弟兄姊妹4个都很期盼,可真是苦了父母。
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是靠生产队分粮食,自己的自留地里面产蔬菜。经济就靠自己家里养猪、养鸡,到集上去卖了,换成钱,买点其他的东西。
年前父亲把我和哥哥叫上,把家里的鸡和鸭,背上,走五里山路,来到市场上售卖。卖了后,父亲去经营站买上几斤猪肉,一般都要买肥肉,不买瘦肉,这样油分大些。
剩下的钱,父亲买上半斤水果糖,给我们一人一颗后就藏起来了,父亲说留到过年吃。
回到家里,母亲把肉挂起,放在柴火灶面前,用煮饭的余火熏,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煮来吃。
年前两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做豆腐,母亲把挂在很高的房梁上面的那个袋子取下来,倒出黄豆,泡上水。
我问母亲为什么把豆子挂那么高,她说,“怕你们几个偷来吃了,过年没有豆腐,没法过年。”
然后,用队里的大磨子推出豆腐来。磨子很大,需要两个人围着推。母亲走前面,我走后面,围着磨子不停地转圈,母亲一边推,一边加豆子。
我推几圈下来就累了,母亲只能一个人吃力的推着巨大的磨盘,艰难的走着、走着。需要半天的功夫,一袋豆子才能磨完。
磨完后母亲用大锅煮豆腐,哥哥烧柴,母亲在灶前,点豆腐。煮好后用布包好成型。就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豆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中午,母亲才做出来我们吃。
母亲的煎豆腐很好吃,现今餐馆里面的熊掌豆腐,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母亲的那种味道。
母亲还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
大年三十一早上,母亲就起来了,开始煮腊肉。母亲用猪油煎豆腐,做成现今的麻婆豆腐。
我和二姐就去打扫院子,父亲说过年了,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新年。
好久没有吃过肉了,母亲在切肉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我和哥哥就去偷一点吃,很香很香。
大姐拿来红纸、笔墨,在院子里摆上桌子,开始写春联。她歪歪扭扭的写上几幅对联,我帮忙将家里的门上都贴上对联,灶前也要贴、包括猪圈都要贴上红纸,保佑来年猪肥圈满,很有喜庆的味道。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我们很想吃肉了。父亲用筷子敲打我们的头,说不要慌,先给爷爷奶奶烧香,在神坎上放上一坨腊肉,点上香和纸钱。
父亲说以前爷爷奶奶也很苦,给他们烧点钱,敬点肉去。我们照父亲的意思做,但是不懂里面的情意。长大了我们才知道这是敬祖。
然后,在院子里点燃一串火炮,鞭炮燃完后,父亲才让我们吃年饭。
年饭都很讲究,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掉筷子。掉了不吉利。如果谁将筷子掉地上,要被父亲狠狠的骂一顿的。掉在地上的筷子,还不能捡起来。只有等过年后才扫出去。
我们大口吃肉,父亲就吃豆腐,母亲也让我们多吃点,不断的往我们碗里夹肉。父母都希望我们长大了好有出息。
吃完午饭,母亲收拾完后,就去炒花生。母亲把挂在房梁上的花生拿出来,用河沙一起在大锅里面炒。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用河沙炒花生,母亲说,“这样不容易炒糊,好吃些。”
即使花生炒好了,母亲也只给我们吃一点,说要留到初一才能吃。我也会趁母亲不在的时候,偷一点出来给我们每人吃几颗,那真是香啊。
母亲发现我们贪吃,就给我们每人抓上一把花生,几个水果糖。四个口袋装的满满的。我们跑到队里的院子里去,和朋友一起玩。
大家在一起吃,还相互分享,比哪家的花生好吃,哪家的糖果甜。吃完后,大家一起打三角板、斗牛儿、滚铁环。玩到天黑才回家,这一天父母都不管我们,也不做家务,我们就尽情的玩,开心得很。
大年初一,母亲给我们准备了新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用手工缝的。有几年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新衣服,年前母亲就把旧衣服洗出来,晒干,一样给我们穿。
还记得,有一年天气很冷,洗了的衣服无法晾干,母亲就将衣服放在柴灶面前用火烤干,或者用农村的烘笼烤干,好让我们初一穿的新一点。
有几年我们都没有新衣服穿,每年哥哥姐姐们基本只做一次衣服,我就穿他们的旧衣服,有的还缝上了补丁。
母亲给我们几个装好花生、分好水果糖,让我们出去玩。我们那时没有太多压岁钱,也没有现在的零食和水果。
我们最高兴的就是大年初一与小伙伴们一起浩浩荡荡行走在去乡场的山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唱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街上。
人很多,通往街上的山路上可以看到牵线子的人流向乡场上汇聚。古老狭小的街上到处都是人,大家脸上都挂满笑容。有时候街上还要舞狮子,官神庙里还要唱川戏,茶馆的人也爆满。
街上卖小吃的很多,天鹅蛋、麻花、油条满街串香。可惜我们兜里没有钱,看到麻花只有流口水啊。
走累了,饿了,到下午一两点钟,我就疲惫的回家了。回家后,母亲给我们包的汤圆,吃上一碗,这个年也就差不多了。
正月初二,走人户,我们很想去舅舅家,因为舅舅家里要富余点,去了舅舅、舅妈都很高兴,给我们做好吃的。
我们离舅舅家有三十里路,母亲带着我们,提上一把面,带上一坨腊肉,我们一早就出发,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那时我们也不知道辛苦,只想去舅舅家有好吃的。
父亲基本上每年都要杀一只鸡来过年,我和哥哥一起抓鸡,父亲一刀下去,红火滚烫的鸡血喷涌而出。
母亲将辛苦养大的鸡,煮给我们几个吃,高兴得很。她还不断的数落我们偷肉吃的情景。
小说《忆童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