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马皇后能偷听我的心声》,是作者“风暴有鱼”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朱允熥朱允熥,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心下胡思乱想,表面上,朱允熥就老老实实的坐在马皇后身边。众人皆知这小侄子的献作物之功,拜见母后时,也顺便看他几眼。心里当然是啧啧称奇,然后去恭喜大哥,喜得麟儿。其实朱标也犯嘀咕...

《马皇后能偷听我的心声》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洪武十四年的中秋宴会,办的格外隆重,主要是老朱高兴。主要,就是因为朱允熥的三大神器了。
朱允熥种的随意,但架不住朱元璋看出了其中意义深远啊。
不说别的,这三种作物,单就提高人口上限,就是很神的。
前世满清末期的四亿人口就是明证。
那可是经历了各种压榨,以及战乱之后的四亿人口。
虽然满清吹嘘自己创造了盛世啥的,但实际上,靠的就是西方人传过来的三种神奇作物。
有了它们就能养活这么多人。
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要不咋叫神器呢。
朱元璋已经预计到之后的人口暴涨和国库充盈了。
所以,这次丰收加庆祝中秋的宴会,他搞得特别隆重。
不但几个就封的儿子回来了,连已经出嫁的两位公主都被召回来了。
朱允熥自然也跟着开了回眼界。
没出嫁的几位姑姑,他倒是常见。
因为日常她们会来给马皇后请安。
另外就是五个叔叔,从老二朱爽开始,到今年刚就藩的老五朱橚和老六朱桢。
朱允熥只见过朱橚、朱桢,其他的没见过,还都是名人。
主要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帝,这可是个大名人。
虽然自己保住了老哥朱雄英,未来还要保住太子,但谁知道历史的惯性会不会作祟。
万一这二位还是没了,那自己的未来还是得看这位四叔的。
也许能靠着献上新作物之功保命,但也难保不会走老路。
其实也不一定,要是真没了,自己怕就要面对造反的永乐帝了。
好就好在,朱允炆那个祸害上不了位了,没他,八成就没有蓝玉案。
自己上位后,手下也有些精兵悍将在。
只要别信齐泰、黄子澄那俩卧龙凤雏,应该就不会让朱棣靖难成功。
心下胡思乱想,表面上,朱允熥就老老实实的坐在马皇后身边。
众人皆知这小侄子的献作物之功,拜见母后时,也顺便看他几眼。
心里当然是啧啧称奇,然后去恭喜大哥,喜得麟儿。
其实朱标也犯嘀咕呢。
之前因为常氏之死,他多少有些看这个二儿子不顺眼,所以没咋关注。
谁想给老娘带,带得这么优秀。
三岁的孩子习文练武,还能搞出新作物来!
他有心问问新作物的来源,但老娘不让。
现在接受弟弟妹妹们的恭贺,却也有些心神恍惚。
其实大家也是借机补上祝福罢了。
毕竟朱允熥降生时,由于常氏很快就死了,导致大家也没心情庆祝。
现在这孩子得了老爷子的看重,身份水涨船高了。
大家凑凑热闹,也能让老爷子、老娘开心啊。
至于大哥的心情,自然没人去理会。
其实朱允熥也郁闷着呢。
主要新作物种出来了,却没的吃,都被老爷子拿去当种子了。
想品尝,怕是得等到明年收获,才能有让老爷子安心的富余量。
只有地瓜能上桌,偏偏还都是煮的!
这玩意难道不得烤着吃么?不能忍啊!
哥才是新作物之父,都没人来问问自己的意见么?
他真是想多了,三岁孩子的意见,谁会去理?
别说烹饪方式了,明年他的栽种权,都被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农拿走了。
唯一欣慰的就是,有奶奶护着,没人能一直追问他作物的来源,省了不少麻烦事。
其实这就是马皇后脑补的结果了。
一个从未出过宫的三岁孩子,又是拿药,又是拿出新作物的。
马皇后也很惊讶,但从她的角度想,无非是神仙赐的。
反正这孩子从去年初开始,就神神叨叨的,还识破了宫里的毒妇。
要说不是神仙显灵,还能是啥?
所以,马皇后对孙子拿出来的东西是来者不拒。
现在,咳嗽的毛病果然好多了。
不问过程,只看结果。在这孙子身上,果然是应验的。
老婆这么想,老朱自然也不会多问,于是就给朱标造成了心理阴影。
只是现在一家子团圆,其乐融融的,也没人在乎朱标的小小不爽了。
大家更愿意和大哥讨论一下太子妃的继任。
当然,兄弟之间,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老三朱棡拉着老四朱棣,就在谈论领地的事务。
“老四,你那怎么样,晋地的边贸,是屡禁不止啊。”
“一样,你那禁了,他们就绕着边关出塞,都跑北平这边来了。”
朱棣叹口气,举杯一饮而尽,叹息道:
“也不知关外的鞑子还有啥?这些商人这么趋之若鹜的,总要带兵出关,给他们犁庭扫穴了才好。”
“不是哦。三叔、四叔,你们在边关设卡收税不就得了?交税就能过,商人们也不会非得绕路啊。”
一个童音突然响起,勾起了哥俩的注意,一看,却是今天的小主角。
“你还懂这个?”朱棣讶然道。
“略懂。”朱允熥点头。
他老早就盯着这位永乐大帝呢。
听到他们谈论如何禁绝边关,不由插嘴。
蒙元退出中原带的东西确实不少,明初一开始缺金银缺的厉害。
但这不是边贸的主要动力。
蒙古牧民需要中原的茶叶,盐铁也是急缺。
其中铁是需要控制的,但盐、茶都是生活所需,展开正常的边贸没啥问题。
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蒙古人南下的欲望。
遭灾了不算。
比起来,一味的打,并不是良策,偏偏前期的两位大帝就只喜欢打。
记忆里,洪武帝打了四五次大规模战役,永乐帝也差不多,五次北伐,后来都打不着人了。
“那你说说。”朱棡来了兴致。
“商人趋利,只要有利润,你就很难拦住他们。不如开关互市,把规矩定下来,然后把控在咱们手里。
盐、茶都是蒙古人所需要的,运出去也不打紧,只要别运出铁器就好。
比起来,远征大漠既耗时耗力,钱粮也不少花,比起控制商贸不是差多了?”
“控制商贸?”
朱棣脑子里是没控制商贸的概念的,但听小侄子这么一说,觉得还有点道理。
“是啊,选个地方互市就行了。省得商人翻山越岭的偷运,还能控制互市的商品种类,二位叔叔还能收钱,不好么?”
朱允熥继续加码。
“这……”朱棡迟疑了。
“可父皇不让收商税啊?”朱棣倒是直接。
“那就跟皇爷爷讲讲道理呗。”朱允熥一派理所当然。
小说《马皇后能偷听我的心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戳我阅读全文